鸿
鹿
宿
使
山水
写景
抒情
怀古
秋天
写雨
边塞
悼亡
战争

译文

雨声萧瑟滞留小屋,空山无人能解我孤独。
英勇将军为何迟到,让我内心充满苦涩。
黄雾缭绕乌云翻滚,寒风吹折高大树木。
泉水潺潺伴猴猿叫,泥泞路上饥饿的鸿雁觅食。
年终阴冷仍未消,人与人相见实属不易。
想起你腰间铁箭,曾猎杀雪白林中鹿。
先前坐地交谈,知你经历艰险,人马疲惫。
异兽如流星划过,箭矢穿空而不碍高山。
若能有五千精骑,你的英勇将照亮世间。
在乱世疾驰,激励明主振奋精神。
忆及范增摔碎玉杯,未能阻止吴军胜利。
昏暗宫门笼罩阴霾,十月荆南雷声震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苦恼的情感氛围。"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两句,通过连绵的雨水和荒凉的山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之情。而"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则透露出对外界救援的渴望和焦虑。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如黄雾、玄云、严风、乔木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不安的情绪。同时,"泉源泠泠杂猿狖,泥泞漠漠饥鸿鹄"一段,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荒凉与贫瘠的景象。随后的几句,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战场上的勇猛事迹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其中"射杀林中雪色鹿"一句,展示了将军们的英勇;"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则通过异兽和响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壮阔与超脱的情境。最后几句表达的是对能够率领骑兵、平定乱世的愿望,以及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战场生活的回忆,传递了一种期待救援、怀旧往昔的情感复杂性。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