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过
何
氏
五
首
(
其
一
)
问
讯
东
桥
竹
,
将
军
有
报
书
。
倒
衣
还
命
驾
,
高
枕
乃
吾
庐
。
花
妥
莺
捎
蝶
,
溪
喧
獭
趁
鱼
。
重
来
休
沐
地
,
真
作
野
人
居
。
山
雨
樽
仍
在
,
沙
沉
榻
未
移
。
犬
迎
曾
宿
客
,
鸦
护
落
巢
儿
。
云
薄
翠
微
寺
,
天
清
皇
子
陂
。
向
来
幽
兴
极
,
步
屣
过
东
篱
。
落
日
平
台
上
,
春
风
啜
茗
时
。
石
栏
斜
点
笔
,
桐
叶
坐
题
诗
。
翡
翠
鸣
衣
桁
,
蜻
蜓
立
钓
丝
。
自
今
幽
兴
熟
,
来
往
亦
无
期
。
颇
怪
朝
参
懒
,
应
耽
野
趣
长
。
雨
抛
金
锁
甲
,
苔
卧
绿
沉
枪
。
手
自
移
蒲
柳
,
家
才
足
稻
粱
。
看
君
用
幽
意
,
白
日
到
羲
皇
。
到
此
应
常
宿
,
相
留
可
判
年
。
蹉
跎
暮
容
色
,
怅
望
好
林
泉
。
何
日
沾
微
禄
,
归
山
买
薄
田
?
斯
游
恐
不
遂
,
把
酒
意
茫
然
。
写景
抒情
哲理
怀古
山水
田园
悼亡
惜时
春天
译文
我来问候这东桥的旧竹,将军也传来书信。
你颠倒衣裳,驾车来接我,我在此高枕无忧,真乃吾庐也。
黄莺追逐蝴蝶,花儿纷纷落下。水獭追逐鱼儿,溪水喧哗。
我这次重来休闲沐浴之地,真是个闲适野人之居。
山雨不停地下,酒樽仍在手中握,岸边的沙石下沉,睡榻还没有移开。
犬儿摇着尾巴,欢迎曾经在这里住宿的我,乌鸦张开翅膀护卫着落下鸟巢的雏儿。
翠微寺中薄雾轻云弥漫,皇子陂上天气清爽。
来此胜境,幽兴勃发,踩着木屣步过东篱去采菊。
看落日斜辉洒满在平台上面,春风吹拂,闲啜香茗,神仙的日子。
我在石栏边斜举着毛笔,坐着在桐叶上面题诗。
翡翠鸟站在衣架上鸣唱,蜻蜓飞来,立在我的钓丝上。
如今正是幽兴大发,不知道何时有机会再来游玩。
真是奇了怪了,你怎么懒于去上朝,原来啊,你喜欢田野山趣。
黄金锁子甲抛在雨中,淋去吧!绿漆漆的长枪扔在绿苔上,锈去吧!
你亲手移种蒲柳,遮风挡雨;家财不须多,稻粱足食就好。
我看你幽哉幽哉的,真是羲皇之人,其乐无穷啊。
真应该经常到这里宿夜,感谢主人相留我在这里过年。
蹉跎岁月,暮色茫茫,怅望着这大好的森林和山泉。
什么时候才可以搞个小官做做,有点微薄的奉禄,也好回家归山买它几亩田地?
恐怕此次游玩不会特别顺心,手把酒杯,心意茫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想象中的情境交织,展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问讯东桥竹”即是从自然界取材,引出了下文将军的报书,这里的“问询”表现了对远方消息的关心与期待。接着,“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则描绘了一种放弃尘世功名利禄,回归自然宁静生活的情景。“倒衣”意味着脱掉官服,而“还命驾”则是放下生命中追求物质的冲动。这里的“高枕”暗示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享受和满足。第三句“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更深化了这种田园意境。“花妥”、“莺捎蝶”等词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而“溪喧獭趁鱼”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声音和生命的细腻感受。末尾两句“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坚持与喜爱。通过“重来”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和不舍。而“真作野人居”则是对这种选择的肯定,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生命本质追求的一种表达。整首诗语言淡雅,意境丰富,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憧憬。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