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怀
古
迹
五
首
(
其
二
)
摇
落
深
知
宋
玉
悲
,
风
流
儒
雅
亦
吾
师
。
怅
望
千
秋
一
洒
泪
,
萧
条
异
代
不
同
时
。
江
山
故
宅
空
文
藻
,
云
雨
荒
台
岂
梦
思
。
最
是
楚
宫
俱
泯
灭
,
舟
人
指
点
到
今
疑
。
怀古抒情
地点
情感思乡
秋日写景
历史咏物
江山赞美
译文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历史的反思。"摇落深知宋玉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家宋玉的理解和共鸣。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而诗中提及“悲”,则可能指的是他那悲凉的命运和才情未逢时。"风流儒雅亦吾师",这里的“风流儒雅”是形容词,意指文人的风采和儒雅的气质。诗人自称这些古人为自己的老师,表达了对他们艺术成就和精神世界的敬仰。"怅望千秋一洒泪",“怅望”是一种怀念而又有些哀伤的情绪,“千秋”则是时光流转的象征。这句诗表露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无尽思念和悲凉。"萧条异代不同时"一句,通过“萧条”来形容历史的荒凉感,"异代"指的是与自己生活的时代截然不同的古老年代,而“不同时”,则表达了时空隔绝带来的孤独和无奈。"江山故宅空文藻",这里的“江山故宅”是对过去历史遗迹的泛称,“文藻”则是指诗人留下的文字作品。诗句表明那些曾经有过辉煌文化的古代建筑和遗址,如今已成为空壳。"云雨荒台岂梦思",“云雨荒台”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情景,“岂梦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沉思和疑惑。最末两句"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楚宫”特指古代楚国的皇家建筑,而“泯灭”则形容它们如今已成废墟。最后一句中,“舟人”可能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常。"指点到今疑"则是在说这些遗迹即使被后来的人们所指认,但仍然充满着未解之谜。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及历史文化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感慨和迷茫。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乌啼
明·孙一元
乌啼野树岁将暮,满眼菉葹行路艰。老我秪应依白堕,几人犹未识青山。百年知己长镵在,万事无心拄杖閒。独倚高原望明月,隔云黄鹤几时还。
和栽甫雨夜韵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旧家池馆生青草,已似碧山题草窗。坐阅废兴如雨过,直疑霖潦挟城降。宵分无寐惟敧枕,乱后言归欲涉江。我亦樊川嗟落魄,杜秋词曲不成腔。
招炯甫颖叔张听庵观察饮杜少陵祠
清·谢章铤
杜老祠堂清净地,狂谈无碍古人闻。好山尚有浓青在,枯树曾经劫火焚。将相致身真不早,干戈满目更何云。长安酒价君休问,几处终南日暮云。
秋日荅李本宁太史秦中四首(其一)
明·于慎行
西风萧索五城秋,望断秦关感旧游。一自宫砖虚日影,至今仙署想风流。鸿归上苑书重到,月落枫林梦亦愁。闻道龙门连太华,何人得并李膺舟。
喜晤石城颜处士徵子即用颜望湖原韵却赠
清·塞尔赫
世事都如负壑舟,爱群常是狎群鸥。坐无宏景三层阁,卧有元龙百尺楼。气夺驽骀徒恋栈,影回孤鹤欲横秋。伫看落叶西风起,一夜乡心满石头。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三)
明·韩殷
移家避寇逐行舟,百感中来不自由。秦地故人成远梦,汉家宫阙动高秋。云拖雨脚连天去,水带离声入梦流。谁念为儒逢世难,寂寥灯下不胜愁。
酬卢处士黼子
明·释函是
西樵居士在端州,远寄丹山最上头。二十年虚宗炳社,一千里忆剡川舟。云端话断星岩夜,锦水人归碧玉秋。世故儒生谁独念,黄埃满市莫淹留。
秋日江洲有感(其二)
清·孙中凤
荧惑连宵灿,光芒射斗明。关河郁乡思,鼓角乱秋声。客梦三更断,羁愁千里生。一尊对江月,无限古今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