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姿
齿
绿
湿
送别
抒情
怀古
母爱
写景
赞美
情感
动物
山水

译文

代北之地有雄鹰,其幼子生来毛色纯赤。
渥洼之地出良马,尤以龙骨之马为异。
李舟父子名气大,清峻之姿流辈仰。
人间好少年,不必生得白皙肤。
年仅十五富文史,十八便能交宾客。
十九岁授校书之职,二十岁声名赫赫。
每次在众人中见到他,都让我心生敬畏。
我自恐养育二男儿,辛勤却无益。
乾元元年春日里,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李舟穿上彩衣,告诉我他将要远行。
我在家门口盼望他归,他则整装待发准备远行。
他南行至吟咏白华之处,已见楚山青碧。
咸阳城内热闹非凡,冠盖云集。
何时太夫人能堂上会亲戚呢?
你的父亲在明光宫为天子草诏,天子正赐席而坐。
归期岂能随意定,别意终是感激情。
看我蓬头垢面之姿,竟也通金闺之籍。
我从小就习惯懒散,晚年更是不愿做事。
每每因忧虑而后悔做错事时,都感觉天地狭窄无比。
羡慕你年齿虽新而头发却白,你能行动自律并保持警醒。
临别时心情十分沉重,面对酒食也难以下咽。
回身看那绿野之地,却感到凄惨如荒泽。
老雁春天忍受饥饿,哀号等待枯麦成熟。
时机到了就高飞远翔吧,如燕般绚烂新羽翮。
长云遮蔽褒斜道,汉水边多巨石险阻。
别让车驾迟来,我年老体衰又疾病缠身,悲伤于过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兴旺与希望,尤其是对年轻一辈的期待和赞美。开篇即以豪鹰比喻李氏家族的英杰后代,其子孙如同骐骥一样珍贵且不同凡响。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这个家庭的敬仰之情,也透露出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接下来的几句,“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表明了李氏家族不仅仅是血缘上的联系,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而“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则具体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学识与才能的成长轨迹,从少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能力。诗中还有一段是对李校书即将远行的描述,“舟也衣綵衣,告我欲远适。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这里通过对服饰和动作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紧接着,“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蔼蔼咸阳都,冠盖日云积”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李校书所到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预期。在后面的几句中,“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则是对家庭团聚和祭祀活动的描述,透露出一种对于家族荣耀和传统的尊重与期待。最后一段,“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表达了诗人对李校书成长速度的赞赏,以及自己相形见绌的心情,反映出一种个人与时代的比较和自我期许。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对于年轻一代的期待、家族荣耀的憧憬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篇充满深意和情感的佳作。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