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怀古抒情
写景
春天
写物
赞美
情感

译文

我归去时,羡慕能像辽东的鹤一样自由飞翔;吟诗的境界,与楚地的执圭(一种象征身份的器物)相似。
我还没有能游览广袤的海洋,目前仍需找到攀登更高境界的方法或途径。
宽阔的江流在云雾的遮蔽下,春耕的人们在瀼西(地名)的土地上辛勤耕作。
如果桃花盛开时客人到来,那景色一定会像过去一样令人迷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卜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寂寞与对远方美好景色的向往。"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北国和古代楚国文化的怀念之情。"归羡"意味着向往,而"辽东鹤"则象征着远方的自由与高洁;"吟同"则是说诗人在吟诵着与楚国相关的诗歌,"楚执圭"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文物或礼仪之器,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崇。"未成游碧海,著处觅丹梯"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尚未实现的旅行计划和内心的渴望。"未成游"表明诗人的愿望尚未达成,"碧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著处觅丹梯"则是说诗人在目前所处之地寻找着通向理想世界的阶梯,"丹梯"常被用来比喻通往仙界的道路,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云障宽江左,春耕破瀼西"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云障"形容云雾如同屏障一般掩映着广阔的江面,"宽江左"则是说在这片云雾掩映之下,江水宽广而美丽;"春耕破瀼西"则描绘了春天农民在田间耕作的情景,"瀼西"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方向。"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桃红"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客若至"则是说如果有客人到来;"定似昔人迷"则是说这种美景定会让人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让人如痴如醉。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历史和美好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未来的憧憬。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