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殿
西
使
驿
边塞
送别
励志
怀古

译文

南风吹过,秋意渐浓,杀气逼近炎热的夏季。
盛夏之际,猛禽展翅,危难时刻,奇人显现。
你的弟弟从草丛中前来,神情严肃地讨论国事。
皇帝召见,他登殿陈词,言辞激烈,触动天听。
他熟知五十家兵法,如囊中之物,应对自如。
他的言辞流畅,略过繁琐的文字,充满新意。
他的治国策略新颖,足以辅佐君王巩固神器。
宗庙已成废墟,君臣悲泣,国家动荡不安。
崆峒之地无稳固根基,青海之上风云变幻。
西部边境满目疮痍,烽火连天,战事频发。
皇帝任命他为元帅助手,让他在艰难中坚守。
他在清流沙场任职,使命重大,责任艰巨。
回归朝廷后,他有望晋升高位,而非简单的历练。
他需考虑长远利益,维护武威郡的安宁。
他骑着骏马,驿站孤峰上,石马佩戴,金饰马缰。
美酒虽多,他却能保持清醒,因为黄羊肥而不腥。
他的情绪起伏如同常人,但内心坚韧,苦志不渝。
他的目标是安定边疆,实现和平,计划初见成效。
我听说驾驭大事,不宜使用骏马这样的良驹。
龙鸣般的声音预示着,他将等待时机,辅佐君王完成大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行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关切以及对于弟弟从军生活的担忧。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首句“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揭示了一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氛围,南风带来的不仅是秋天的凉意,还有战场上的杀伐。接下来的“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则描绘了战争的紧迫和外来者的威胁。在诗的中段,“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表达了对兄弟的召唤和对军务的探讨。随后的“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则显示了一种权力与命令的传递过程。在后面的内容里,“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展示了诗人对于军事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精通。紧接着,“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则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修辞的重要性。然而,在“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哀伤与失落,这是对国家不幸命运的一种表达。随后的“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则展现了边疆战事的艰难和战争的残酷。在诗的最后部分,“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坐看清流沙,故子奉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远方将士生活的关怀和对于他们所承担责任的认可。而“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则表达了希望能够重返往日荣耀的座位,并且保有军事上的坚固防御。接下来的“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描绘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最后,“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则是对普通百姓情感的理解,对士族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于边疆安全和国家安危的深刻思考。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精湛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矛盾与冲突,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