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离别
送别
山水
写景
友情
赞美
抒情

译文

选拔官员覆盖五岭,使者巡行贯穿三湘。
才华出众被选中,你出行辅佐国家纲常。
美好的声誉传千里,高尚的节操严谨防备。
智慧如山涛明察秋毫,谨慎如陆贾避免嫌疑。
老朋友在外湖少,岭南的春天漫长。
请代我转告韶州刺史,昨日已寄去新的诗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怀念之情。全诗采用七言四韵体,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开头两句“选曹分五岭,使者历三湘”描绘出使者穿越五岭山脉、经过三湘(指湖南一带)地理环境的壮丽画面,同时也显示了使者的重要任务和艰辛旅程。接着,“才美膺推荐,君行佐纪纲”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及其在官场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膺”字用得十分精妙,既指胸怀大志,也隐含着朋友被朝廷识别并重用的情景。“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则是对友人美好名声和高尚品德的赞颂。周防可能特指某地,但这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泛指,用来衬托友人的美德如同守卫边疆一样坚固。“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一句中,“明白山涛鉴”形象地描绘出山清水秀的景致,暗喻心境澄明;而“嫌疑陆贾装”则是说即使有猜忌和怀疑,也如同穿上衣服一样自然,这里可能在表达朋友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的从容应对。“故人湖外少,春日岭南长”表现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怀念和对远方朋友的关切。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湖外”和“岭南”则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暗示着友情跨越时空。最后,“凭报韶州牧,新诗昨寄将”显示了诗人通过书信和诗歌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这里的“韶州牧”可能指的是当时韶州的行政长官,而“新诗昨寄将”则是表达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心意。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唐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交流方式。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