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昔
二
首
(
其
一
)
忆
昔
先
皇
巡
朔
方
,
千
乘
万
骑
入
咸
阳
。
阴
山
骄
子
汗
血
马
,
长
驱
东
胡
胡
走
藏
。
邺
城
反
覆
不
足
怪
,
关
中
小
儿
坏
纪
纲
。
张
后
不
乐
上
为
忙
,
至
令
今
上
犹
拨
乱
,
劳
心
焦
思
补
四
方
。
我
昔
近
侍
叨
奉
引
,
出
兵
整
肃
不
可
当
。
为
留
猛
士
守
未
央
,
致
使
岐
雍
防
西
羌
。
犬
戎
直
来
坐
御
床
,
百
官
跣
足
随
天
王
。
愿
见
北
地
傅
介
子
,
老
儒
不
用
尚
书
郎
。
忆
昔
开
元
全
盛
日
,
小
邑
犹
藏
万
家
室
。
稻
米
流
脂
粟
米
白
,
公
私
仓
廪
俱
丰
实
。
九
州
道
路
无
豺
虎
,
远
行
不
劳
吉
日
出
。
齐
纨
鲁
缟
车
班
班
,
男
耕
女
桑
不
相
失
。
宫
中
圣
人
奏
云
门
,
天
下
朋
友
皆
胶
漆
。
百
馀
年
间
未
灾
变
,
叔
孙
礼
乐
萧
何
律
。
岂
闻
一
绢
直
万
钱
,
有
田
种
谷
今
流
血
。
洛
阳
宫
殿
烧
焚
尽
,
宗
庙
新
除
狐
兔
穴
。
伤
心
不
忍
问
耆
旧
,
复
恐
初
从
乱
离
说
。
小
臣
鲁
钝
无
所
能
,
朝
廷
记
识
蒙
禄
秩
。
周
宣
中
兴
望
我
皇
,
洒
泪
江
汉
身
衰
疾
。
怀古
抒情
秋天
伤春悲秋
忧民
边塞
悼亡
译文
当年肃宗即位灵武,收复关中。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
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东胡安庆绪奔走河北死守邺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庆绪于邺城,既降又叛反复无常并复陷东京洛阳早是意料之中的事。
肃宗整日诚惶诚恐多方讨好信任关中小人李辅国,宠惧后宫张良娣,致使纲纪坏而国政乱,以致今日代宗仍在劳心焦思肃清朝纲。
当年我自己官为拾遗时。在皇帝左右,又拾遗职掌供奉扈从,代宗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势不可挡。
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害,夺郭子仪兵柄,使岐雍一带兵力单薄,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
致使吐蕃入侵两京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狈就道,鞋子都来不及穿跟随代宗逃往陕州。
何时才能出现傅介子这样勇猛的人物来湔雪国耻啊,只要国家能灭寇中兴,我个人做不做尚书郎倒没关系。
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
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
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
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
宫中天子奏响祭祀天地的乐曲,一派太平祥和。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友善,关系融洽。
百馀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国家昌盛,政治清明。
谁知安史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要卖万贯钱。
洛阳的宫殿被焚烧殆尽,吐蕃也攻陷长安,盘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后收复两京。
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旧事,怕他们又从安禄山陷两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
小臣我愚钝无所能,承蒙当初朝廷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职给我。
希望当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复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兴那样恢复江山社稷,我在江汉流经的巴蜀地区也会激动涕零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两句,通过对古代帝王出行边塞、展示军威的回忆,展现了古代强盛之象。这里的“先皇”指的是历史上的君主,“巡朔方”则是边疆地区的巡视,显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的控制和关注。千乘万骑的壮观场面,是对军事力量的直接展示。接着“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战马奔跑、敌人逃散的情景。“汗血马”指的是在战斗中流汗和血的战马,“阴山骄子”则是对这些强壮战马的赞美。这里通过对古代军事征服行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军威壮观场面的向往。“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三句,则转向叙述历史上的变故和个人对朝政的担忧。这里提到的“邺城”、“关中”都是古代战略要地,而“小儿坏纪纲”则暗示着时局动荡,规矩紊乱。“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任君主仍需在动乱中努力整顿、关注四方边疆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今上”指的是当时的皇帝,“犹拨乱”则是说他仍然在处理国家的混乱局面。以下几句“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则是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作为近侍参与军事行动,出兵整饬的场面,以及为了保卫都城而留下勇士,并因此使得岐山和雍州成为对抗西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前线。最后“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往昔时代某位北地名将(傅介子)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感受。在这最后一段中,“犬戎直来坐御床”形象地描绘了外族入侵者甚至能够直接进入皇宫的局面,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忧虑和失望。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