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秋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登高望远
城市风光
秋意

译文

我历经攀登,走过了多少层陡峭的石阶,下面千仞的深渊仿佛无依无靠。
石阶两旁,细小的山路被红叶环绕,松树顶端,寒冷的白花像紫色的藤蔓一样交错。
我放眼远望,目光随着芳草远去,清亮的歌声长久地与碧云凝结在一起。
我心中充满了对三山波浪的忧虑和思念,谁又能乘着鸿鸾一同飞升呢?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登镇海楼得凭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景象。首句“历尽丹梯第几层”以丹梯象征艰辛的登程,暗示了诗人攀爬高楼的不易,表现出对登临的决心和毅力。次句“下临千仞若无凭”则强调了楼阁之高,仿佛凌空而立,令人感到惊险又壮丽。第三句“石间细路萦红叶”,通过描绘石径上红叶点缀的秋色,增添了诗意的色彩,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之美。第四句“松顶寒花络紫藤”进一步描绘了山巅的景致,松花与紫藤相映成趣,营造出清冷而生机盎然的氛围。第五句“远目只随芳草去”表达了诗人放眼望去,目光随着远方的绿色草地延伸,寓意着思绪的飘渺和无尽的遐想。最后一句“清歌长共碧云凝”以清歌声与碧云相融,寓言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人世浮沉的思考。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南北朝·鲍照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