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秋天
怀古
送别
离别
登临
秋节
写山
怀乡
秋日风景

译文

芙蓉山色时晴时阴,山影倒映在空寂的江面上,深达百尺。
紫阁峰顶倒垂着星辰,仿佛是夜晚的景象;碧空如洗,仿佛能听到凤凰的鸣叫声。
战火纷飞,正是谈论兵法策略的时候;想要展翅高飞,却觉得前路艰难。
想象着故乡的风景依旧如故,但我仍愿意不辞辛劳地攀登高高的阶梯去欣赏更多的美景。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同邝别驾中伯蔡山人子耕幼子邦理登九成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芙蓉山色半晴阴”以芙蓉山的朦胧景色开篇,暗示了天气的微妙变化,山色在晴朗和阴霾之间转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次句“影入空江百尺深”则通过江水的倒影,进一步强化了山色的深远和宁静。第三句“紫阁倒垂星宿夜”运用夸张手法,将山中的楼阁比喻为倒挂的星辰,营造出奇幻的夜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第四句“碧天吹落凤鸾音”借碧空中的凤鸾鸣叫,寓意高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第五句“烽尘正属谈兵日”暗指时局动荡,烽烟四起,而诗人却在这样的日子里谈论兵法,显示出其不凡的见识和坚韧的精神。然而,“云路难为出世心”又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出世隐居的渴望,与前文的超然景象形成对比。最后两句“风景故园犹想像,丹梯吾肯倦登临”,诗人表达对故乡风景的怀念,以及对登高望远、不断探索的决心,即使疲倦也愿意继续攀登,体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猜您喜欢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