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咏
和
湘
东
王
诗
三
首
(
其
三
)
冬
宵
不
堪
寒
夜
久
,
夜
夜
守
空
床
。
衣
裾
逐
座
褶
,
钗
影
近
灯
长
。
无
怜
四
幅
锦
,
何
须
辟
恶
香
。
情感
思乡
写冬
冬日
孤独
悲伤情感
译文
寒冷的夜晚太漫长,我整夜都独自守在空荡的床上。
衣裾随着座位的移动而飘动,钗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长。
没有亲人的怜爱如四幅锦缎,为何还要烧避邪的香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中一位女子孤独守候的情景,充满了凄凉与无奈的情感。首句“不堪寒夜久”,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寒冷的夜晚,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氛围。接着,“夜夜守空床”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状态,她每晚都在空荡荡的床上度过,无人陪伴,这种孤独感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装扮与周围环境的映衬。衣裙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留下一道道褶皱;头上的钗子在昏黄的灯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在形象,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与静谧。“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则是对女子处境的深刻反思。四幅锦是古代常见的装饰品,但在这位女子眼中,它们并不能带来安慰或温暖,反而更加凸显了她的孤独。辟恶香通常用于驱除邪气、增添香气,但在她看来,这些物质也无法真正消除内心的孤寂与寒冷。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温暖、关爱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冬夜中女子的孤独形象,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刘缓
12首
风流倜傥,名高一府。为湘东王萧绎中录事。时西府盛集文学之士,而缓居首,常云:“不须名位,所须衣食。不用身后之誉,唯重目前知见。”后随湘东王至江州,卒
猜您喜欢
旅舍卧病
唐末宋初·李九龄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喜鹊(其一)
宋·周南
檐牙唤起前时梦,远信凭君便有期。岁暮柴门今事少,寒暄音问不须知。
以诗句咏梅·冷蕊疏枝半不禁
宋·方蒙仲
梅亦有何好,花中偏得名。只为淡生活,不傍闹门庭。
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其一)
唐·姚合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苦寒灯焰细,近晓鼓声重。僧可还相舍,深居闭古松。
邸中思家四首(其三)
明·孙承恩
不见伯兄久,荆花静晚风。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
冬夜饮散怅然有感
宋·宋祁
酏颜夜酌釂兰卮,怅忆彫年事半违。雪墅陇云寒寡色,霜天幌月暗通辉。素书有恨随鸿远,蘧梦无成伴蝶归。可得延陵重一听,流波雅引在金徽。
五微
明·释函是
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
度箬岭
清·秦潮
披衣坐篮舆,静夜光灿瑳。不知行径微,但觉滩声裹。夙醒兼梦寐,惊定苦扬簸。舍舆缘蹬行,十步足九跛。冻痕交竹影,蹴踏纷碎琐。半岭闻晨钟,茫茫寒月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