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县
中
庭
看
月
诗
移
榻
坐
庭
阴
,
初
弦
时
复
临
。
侍
儿
能
劝
酒
,
贵
客
解
弹
琴
。
柏
叶
生
鬟
内
,
桃
花
出
髻
心
。
月
光
移
数
尺
,
方
知
夜
已
深
。
写景抒情
赏月
赏花
场景
译文
把床榻移到庭院阴凉处坐下,月初的弯月又重新升上天空。
侍女能劝我饮酒,尊贵的客人会弹琴。
柏树的叶子长在发髻里面,桃花从发髻中心绽放出来。
月光移动了几尺的距离,我才知道夜已经深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县衙庭院中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细腻的表达。诗人通过“移榻坐庭阴”这一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雅致的夜晚场景。接下来,“初弦时复临”一句,巧妙地将月亮的初升与时间的推移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待客之周到,也体现了宴会中的高雅氛围。侍女的殷勤劝酒,贵客的琴声悠扬,共同构成了这场月下聚会的生动画面。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充满温馨与和谐的社交场景。“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侍女的发饰比作生长在鬟内的柏叶和从髻心绽放的桃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不仅美化了侍女的形象,也暗示了她们的青春活力与美好心灵。最后,“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以月光的移动为线索,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刘缓
12首
风流倜傥,名高一府。为湘东王萧绎中录事。时西府盛集文学之士,而缓居首,常云:“不须名位,所须衣食。不用身后之誉,唯重目前知见。”后随湘东王至江州,卒
猜您喜欢
山中饮酒
宋·陆游
百屋堆金钱,万户封公侯。富贵人所羡,熟计终缪悠。有酒君但饮,有山君但游。虽云亦梦事,要是胜一筹。独醉新丰市,遗魂招马周。清啸苏门山,旷度交公休。烂烂目如电,凛凛气愈遒。骑.....
河中城南姚家浴后题赠主人
唐·吕温
新浴振轻衣,满堂寒月色。主人有美酒,况是曾相识。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闻傅氏庄紫笑花开急棹小舟观之
宋·陆游
日长无奈清愁处,醉里来寻紫笑香。漫道闲人无一事,逢春也似蜜蜂忙。
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
清·韩崶
结庐人境车马稀,春残犹自恋春衣。百年几度花前醉,一饭不忘天下饥。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为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坐不归。
江南行(其二)
明·江源
郎从何处贩鲜来,妾亦采菱溪上归。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夜饮赵园次徐君实韵
宋·真山民
银台绛蜡泪成堆,四面轩窗尽放开。花影忽生知月到,竹梢微响觉风来。豪挥彩笔诗千首,醉倚红妆酒百杯。游玩未阑归未得,高城漏箭几相催。
摊破浣溪沙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一夜西风碧已残,登楼谁更倚阑看。道是重衾推未起,不胜寒。满地流尘双枕寂,弥天零露一灯閒。回遍柔肠心又远,梦来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