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草堂
季节
秋天的
咏物
脩竹
寒冷的氛围

赏析

这首宋朝诗人吴龙翰的《草堂》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苍烟落日草堂深”,以苍茫的烟雾与即将沉下的夕阳,勾勒出草堂所在环境的幽静与深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次句“浅浅寒侵白玉簪”,通过“浅浅寒”三字,不仅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微寒,也巧妙地将草堂中的白玉簪(可能指草堂装饰或诗人所佩戴之物)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细腻。后两句“等客不来童睡去,自摇脩竹和新吟”,进一步展现了草堂主人等待客人而未至的情景,以及在等待中,孩童因无聊而入睡的场景。这一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主人的孤独与期待,又通过孩童的睡去,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最后,“自摇脩竹和新吟”一句,以竹子轻轻摇动的声音与诗人的新作相呼应,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草堂主人在等待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感。

吴龙翰

174首
生卒年均,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南康除夜(其一)
明·郭奎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
宋·陆游
北风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昼闭房。梅花忽报消息动,意气山立非复常。二儿一孙奉此老,瘦藤夭矫凌风霜。幽禽白颊忽满树,似与我辈争翱翔。沟绝无声冻地裂,耿耿寒日青无光。归来相视不.....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杖锡寺
宋末元初·戴表元
仙草漫漫路不分,钟鱼那许外间闻。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火后客誇新屋样,兵前僧惜旧碑文。藤湖只去招提顶,见说滮田可种耘。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