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写雨
抒情
赞美
植物
炎卉
情感
思乡
季节
夏天
节气
夏至

译文

营社汇聚了众多暗影,密集的乌云遮蔽了阳光。
河流与深井仿佛有龙在蒸腾,太阳的光芒收敛了它漫游的光线。
成群的云朵飞过山泉旁的洞室,狂风在羽毛般轻柔的地方沉静下来。
上升的雾气浸湿了大地的边际,倾倒的雨水如同天上的河流泻下。
雨水均匀地洒遍海洋和山岳,曲折的洪水泛滥过河岸与村庄。
雷声在桂树边的水边轰鸣,回旋的细流涌入华美的殿堂。
珍贵的树木抽出青翠的枝条,炎热季节的花卉洗涤出红艳的芬芳。
市场因九种赋税而欣欣向荣,京城的粮仓打开了无数的储藏。
无需羡慕尧帝作为君主的时代,何必去了解柏皇的治国之道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其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营社达群阴,屯云掩积阳”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光影效果,展示了乌云密布、遮天日月的壮观景致。紧接着,“河井起龙蒸,日魄敛游光”生动地刻画出雨后水汽腾腾,太阳被乌云覆盖的奇妙场面。在“族云飞泉室,震风沈羽乡”中,诗人通过对族云与飞泉的描写,展现了雨后的清新空气和生机勃发。同时,“升雰浃地维,倾润泻天潢”则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在雨水滋润下的更新面貌。“平洒周海岳,曲潦溢川庄”两句中,对于山川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雨后的丰沛景色,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的“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则通过惊雷与清泉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活泼的雨后世界。在“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植物在雨水滋润下的蓬勃生长。最后,“关市欣九赋,京廪开万箱”表达了人们在大雨过后,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而“无谢尧为君,何用知柏皇”则是诗人对理想君主的赞颂,暗示了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象的描绘,还蕴含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社会丰收与和谐的憧憬,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理想社会的深厚感情。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