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中
司
命
五
首
(
其
二
)
升
降
用
《
钦
安
》
绅
緌
舒
舒
,
佩
环
铿
铿
。
陟
降
上
下
,
坛
燎
光
明
。
有
盥
于
罍
,
有
帨
于
巾
。
不
吴
不
敖
,
庶
以
安
神
。
宗教
祭祀
抒情
写物
写景
仪式
译文
白话译文:衣带下垂,显得从容不迫;身上的佩环发出铿锵之声。在坛前上下走动,祭坛上的火光照亮四周。
白话译文:有人在罍(一种盛酒的容器)前净手,有人在巾上轻轻擦拭。既不慌张也不傲慢,以此来使神灵安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又神圣的宗教或祭祀仪式。开篇“绅緌舒舒,佩环铿铿”勾勒出参与者庄严肃穆的形象,他们的服饰和佩饰散发着庄重之美。接着,“陟降上下,坛燎光明”则将视线转向仪式的进行过程,其中“陟降”指的是祭司或巫师在坛场上的升降动作,而“坛燎光明”展现了整个场合的庄严与神圣。“有盥于罍,有帨于巾”则细致地描绘了仪式中的具体用品。盥是古代洗手的器具,罍是盛酒的容器;帨是指祭祀时用来遮掩神像的布幔,而巾可能暗示着用于某种宗教或礼仪上的洁净之物。最后,“不吴不敖,庶以安神”则表达了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宁。不“吴”不“敖”,意指不夸张、不喧哗,是保持一种内在的平和;而“庶以安神”,即通过这些方式来安抚人们的心神。整首诗语言古奥,但却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感,仿佛读者也能随着诗句的节奏,感受到那种古代祭祀中所特有的肃穆与庄严。
猜您喜欢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其八)
宋·黄庭坚
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再来应是岁庚辰,珍重高年命屡申。早识云卿擅当代,不教疏傅独前人。华茵联句朋犹昨,绮阁悬灯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见,宴陪撒荔莫辞频。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三)
宋·苏辙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