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送别离情
咏物赞德

译文

远离家乡的旅客没有主人接待,夜晚投宿在邯郸的市集。
飞蛾围绕着即将燃尽的蜡烛,半夜时人们从醉梦中醒来。
酒店旁的女子送给我一床浅黄色的丝被。
被面绣着双凤图案,缠绵悱恻不愿分离。
即使容颜改变,也不要让这合欢被有所差异。
一开始的念头最难坚持,万两黄金又有谁能真正珍贵。
门前是通往长安的大道,离去的人们如流水般不息。
清晨的微风中群鸟飞翔,徘徊中在此地告别离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夜晚到达邯郸市后的情景。开篇“远客无主人,夜投邯郸市”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依。紧接着,“飞蛾绕残烛,半夜人醉起”则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了旅人寂寞的心情和周围环境的冷清。接下来的“垆边酒家女,遗我缃绮被”透露了诗人与一位酒店女子之间的情谊。缃绮被不仅是实物,更象征着这段情感的温馨。而“合成双凤花,宛转不相离”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份情感之深,像双凤鸟般守护彼此,不愿分离。然而,尽管有如此深厚的情感,“纵令颜色改,勿遣合欢异”却表明了诗人对于变化的担忧和对这份情感的珍视。这不仅是对外界变迁的警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脆弱。“一念始为难,万金谁足贵”则更深一步地探讨了情感的价值,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衡量这份情感的珍贵。最后,“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风群鸟翔,裴回别离此”则是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心境描写,流水、飞鸟都成为了离别之景象的陪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的珍视与对变迁的担忧,以及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理活动。

王建

513首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猜您喜欢

赋得石头城送孙学正之京
明·童轩
石城嵯峨如铁壁,睥睨云霄高百尺。石头千古枕江流,六代繁华有遗迹。昔人城此今已矣,尚有功名在人耳。古堞残鸦噪夕晖,空壕宿鹭迷寒雨。孙君才调不可羁,蚤年问学为名师。怀贤每赏袁.....
英江寄诸弟
明·王渐逵
别来孤棹多馀梦,望入故山无限情。松径雨深苗药长,石台风煖笋篁生。村南犹忆社公会,云外空悬水乐鸣。惟有萝峰烟月好,天涯兄弟对圆明。
酬李序庵次韵
明·何瑭
鞍马红尘日送迎,累惊时节变阴晴。白衣苍狗有何意,流水高山无限情。把酒旧曾临郑圃,题诗谁复共韩檠。故人若问年来事,华发新从镜里生。
张丈宅饮至深夜因赴乃叔德徵之招言别
明·谢榛
阿咸留客此同欢,阮籍相招待夜阑。城柝乱声连巷动,天河倒影傍人寒。张灯歌舞虚宾席,隔院风骚有鹖冠。莫讶到迟须剧饮,明朝分手会期难。
南浦亭遇朱孔阳自桃花岭还
明·欧大任
稍栖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归。岭外魂惊书后梦,河梁泪洒别时衣。渡江讵意逢袁叔,入洛犹能共陆机。朱丘故人如寄忆,春来无数朔鸿飞。
题渊明归去图
元·卢挚
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归来种豆南.....
岳阳送同官王洪中书舍人吴均入蜀
明·王称
五月不可触,三巴未易行。共因严使命,同此念王程。月下猿声断,云中鸟道横。明朝相忆处,梦绕锦官成。
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
宋·欧阳修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后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