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边塞
战争
抒情
思乡
写水
哲理
惜时

译文

黄泥涂抹的房屋围墙用粪砌成,这里曾是伊吾的古战场。
旅人装车时先装上水,旅店住宿时仿佛分房而居。
(此处因缺失诗句,无法翻译)
坐得久了不要执着于孤寂的感觉,因为浮生若梦,何处不是他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疆地区特有的景象——黄土高坡上的简易房屋与废弃的土墙,暗示着这里曾是古代战场,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荒凉交织在一起。颔联“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则从行旅的角度出发,表现了边塞之地的艰苦与不便。客人们在装载行李时优先考虑的是水源,而旅人在投宿时仿佛各自占据一隅,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生活中的孤独与隔绝感。颈联“□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运用了拟声词和象征手法,通过“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与险恶。尾联“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在长时间的停留后,诗人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难免会有孤独与失落的感觉,这不仅仅是边塞独有的体验,而是人生旅途上普遍的情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接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洞察与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