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
广
写花
婉约
夏花
写物抒情
离别
相思
秋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女子的孤寂与哀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对比,以碎云、碧玉枝、万萼等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片柔美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如将汞粉匀开,疑使柏麝熏却。雪魄未应若。" 这几句通过对比,将女子的肌肤与高贵的香料相提并论,既表现了她的美丽,也隐含着一种不易接近的冷艳。"况天赋、标艳仍绰约。" 这里强调了女子的天然美丽和高贵的气质,但这种美丽似乎被某种力量所束缚,显得有些受限。"当暄风暖日佳处,戏蝶游蜂看著。重重绣帷珠箔。障秾艳霏霏,异香漠漠。" 这部分描写了温暖的春日景色和细致入微的宫廷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隔绝与幽禁的感觉。"见说徐妃,当年嫁了,信任玉钿零落。无言自啼露萧索。夜深待、月上栏干角。广寒宫、要与姮娥,素妆一夜相学。" 这几句提到了徐妃的往事,她曾经的华丽如今只剩下零落的玉钿和无言的啼泣。最后两句则是女子在深夜中,与月亮为伴,独自在广寒宫中学习姮娥的妆容,这不仅描绘了她的孤独,也反映出她对美丽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深宫中的哀怨与美丽,她的生活虽然华丽却又充满隔绝,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万俟咏

30首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猜您喜欢

菩萨蛮(其五)赠筝妓
宋·张孝祥
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青。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春日行
清·黄媛贞
蝶粉蜂黄春习习,无言立在栏干侧。情怀不胜风日香,离别那堪杨柳色。花飞花飞飞若何,美人红泪沾香罗。天路苍茫不可涉,水潗潗兮山峨峨。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字字销愁,行行排闷,依然愁闷全封。道觉松缠臂,蹙损眉峰。何补离肠万一,无益事、合绝来踪。甫能彀、些儿减遣,误惹还浓。重重。满枝结子,憎底事桃花,压遍娇红。累柳枝斜亸,眠起.....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其二)
明·朱浙
天付秋花一种奇,草堂清淡正适宜。三春桃李虽多态,曾是秋风几度吹。
忆秦娥·题《雨打梨花图》
清·徐元琜
梨花弱。溶溶夜月依香阁。依香阁。无端风雨,吹来飘泊。风流想象今非昨,重门掩处伤离索。伤离索。如今画出,终成寂寞。
丑奴儿令·落红·艳情
明末清初·吴伟业
低头一霎风光变,多大心肠。没处参详。做个生疏故试郎。何须抵死推侬去,后约何妨。却费商量。难得今宵是乍凉。
清平乐
清·裴维安
碧阑慵倚。絮语归无计。露蕊烟梢风叶底。都是凄凉情意。秋声拍碎琵琶。曲中数遍秋花。三径荒云何处,他乡总是天涯。
玉梅令
清·郑文焯
纤云压臂。双绾春魂细。歌尘散,酒香红被。算三分好月,尽向梦中园,一分是影,二分是泪。醒来甚处,玉温花腻。悤悤别,那人睡里。怕相思一剪,断作水西流,更休劝,晓莺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