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抒情
赞美
写花
婉约

译文

“珠阙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可以译为:“住在装饰着五色云的珠阙上的仙子,没人知道她与凡间女子有何相似之处。”
“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可以译为:“她的百种媚态似乎是天生就有,无论清雅或艳丽妆容都显得如此美丽。”
“若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比桃李。蜀被锦纹铺水。”可以译为:“如果挑选花中之花,每一种都合人意。但哪里比得上桃花和李花呢?那如蜀地锦绣般的纹样铺满水面。”
“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可以译为:“不让她与彩色的鸳鸯双双嬉戏。虽然知道欢乐的事情会有后续,但眼前心中的感受又怎能轻易放下。”
“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可以译为:“绿色的池塘边缘铺满红装叠砌的装饰,在花丛外面,东风已经吹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子之美,超凡脱俗,堪称天上琼楼美人。"珠阙五云"象征仙境,仙子居于其间,更显得出尘脱俗。"未省有谁能似"表明仙子的美貌无与伦比,无人能及。接着,诗人写道"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仙子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经过精心装扮,更显得光彩照人。"若取次芳华皆可意"则表达了仙子的美在于自然无需多余修饰,每一处细节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全然欣赏,"何处比桃李"一句流露出对仙子超凡脱俗的某种无法触及之感。紧接着,"蜀被锦纹铺水,不放彩鸳双戏"描绘了仙子居住的环境,如同人间美好景致被神话般展现。最后两句"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丽的感受与无奈。"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则是对仙子居所的进一步描绘,以及春天到来时景色的交响。整首诗通过对仙子的形象和她所在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法触及的忧伤。

张先

191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