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怀
鹿
怀古抒情
地点
历史事件
情感表达
赞美
颂扬
写景
山水

译文

朔风吹动枯桑,游子回到了沛乡。
传来的车马声已提前通报了消息,驿吏们在道旁等候。
靠在车前横木上思念这片土地,让人内心充满了感慨。
想起赤帝之子,也许在芒砀之间荡漾。
在此与屠狗辈的人相会,他们将共同推翻嬴秦的统治。
归来后召集父老乡亲,摆设酒宴,欢乐无边。
回想那高歌大风歌的豪情,至今仍激荡飞扬。

赏析

这首诗《过沛》由明代诗人梁楠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首句“朔风吹枯桑,游子入沛乡”以自然景象开篇,朔风凛冽,枯桑摇曳,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漂泊。接着,“游子入沛乡”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沛县,这里曾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鸣驺已前导,驿吏候道旁”描绘了刘邦归乡时的场景,鸣驺(古代官府的仪仗)先行,驿吏在道路两旁等候,显示出刘邦作为英雄人物的非凡地位和受到的尊敬。“凭轼缅兹土,能令心慨慷”表达了诗人对沛县这片土地的深切感慨,通过触摸历史的痕迹,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动。“聿怀赤帝子,傥荡出芒砀”提到刘邦,称其为“赤帝子”,暗示他是天命所归的帝王,芒砀山则是他起兵反秦的重要地点,这一句强调了刘邦的英雄气概和不凡经历。“际会屠狗辈,逐鹿嬴秦亡”描述了刘邦与一众平民英雄共同反抗暴秦的故事,揭示了历史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英雄人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归来召父老,置酒乐未央”描绘了刘邦功成后的场景,他回到家乡,宴请父老,共享胜利的喜悦,体现了他不忘本、感恩的情怀。“侧想歌大风,至今犹飞扬”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刘邦《大风歌》的怀念,这首歌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感慨,即使时间流逝,这首歌的精神仍然在人们心中回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融入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之中,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之作。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潞州形胜
金·李晏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閒。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