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咏物
秋天
怀古
写实
祈雨
地方
郴州
农民生活

译文

北湖有三百顷的面积,湖底有神龙蟠伏。
平时常有人在湖上泛舟游玩,却不敢大声谈笑。
龙就住在龙王庙里,碧瓦朱甍映衬在清澈的湖水中。
当地人一年四季都来迎送神灵,用肥肉和美酒供奉,使神灵醉饱。
开庆元年的秋天七日,天气异常炎热,山中从未有过这样的热浪。
早稻焦死,晚稻也枯萎了,百姓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绝望的神情。
去年连续下雨,冬天又颗粒无收,官府还不断催促交纳粮食。
薯类粮食都挖尽了,连蕨根也吃断了,人们期盼着今年秋天能有一顿饱饭。
州里的官员派人到乡间田野里去,说是为了奉佛迎仙,取龙王庙里的水。
南村北郭的鼓声隆隆作响,几乎无处可以躲避。
你作为鳞族中的尊贵之龙,胡须如戟,声音如钟。
你的居所远离人间烟火,是珍珠般的屋宇和珊瑚般的宫殿。
你的臣仆都是虾蟹、鳅鳖之类,他们耳目失灵,无所作为。
人们为了防灾避害而祭祀你,但怎样才能让你在这片土地上施雨呢?
我希望有旌阳的宝剑在手,能将你斩成千万段。
我将询问张华如何制作鱼羹汤法(注:一种食品的做法),供奉给农民以让他们吃得饱足。
对待灾害性的鹅和虎毫无用处,你有知的话为何不降下雨来?
如果你只守在湖上的船中,却让人送来钱财和纸币(注:可能是指供奉品),这是何道理呢?

赏析

这首诗《郴旱檄北湖龙》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作品,通过描述郴州地区因干旱而遭受的苦难,以及对北湖龙的祈求降雨,展现了古代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虔诚。诗中首先描绘了北湖的壮丽景象,“北湖三百顷,其下神龙蟠”,形象地展示了湖面广阔,神龙潜伏其中的神秘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常时泛湖人,不敢笑语喧”这一细节,强调了人们对于神龙的敬畏之情,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敢放肆喧哗。随后,诗篇转向了对龙王庙的描写,“龙居祠下龙王庙,碧瓦朱甍映清湫”,通过色彩鲜明的描绘,展现出庙宇的庄严与神圣。每年四时,当地百姓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以牲畜和美酒供奉神灵,表达对神明的敬仰与感激。然而,好景不长,诗中描绘了一次罕见的干旱灾害,“开庆元年秋七日,山中从前无此热。早禾焦死晚禾枯,百姓相看眼如血”。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眼中满是绝望。紧接着,诗人描述了政府为了缓解灾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州家差官走田里,奉佛迎仙取龙水。南村北郭鼓鼕鼕,几日街头无处避”。尽管如此,干旱依旧持续,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在此背景下,诗人提出了对北湖龙的直接呼吁,“尔龙位置尊鳞虫,须髯如戟声如钟。人间风日不到处,珍珠室屋珊瑚宫。虾蟹为俦鳅鳖伍,耳如无闻目无睹”。他指出,龙作为自然界的重要力量,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即在灾难时刻发挥保护作用,带来雨水。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为解决干旱问题付出行动的决心,“我有旌阳在时剑,能磔尔龙为万段。徐将鲊法问张华,普施农民供一饭。刑鹅投虎终无补,尔龙有知胡不雨”。他提出,如果必要,他甚至愿意使用剑术斩杀龙,或者寻求古代智慧,通过烹饪方法让龙感受到人类的诚意,最终带来雨水。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神明的祈求,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希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和对和谐共存的向往。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江夏秋怀三首(其二)
宋·贺铸
人物骎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匆匆将安之。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