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写景
抒情
春天
怀古
边塞
酒文化
民俗文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元宵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也称为上元节,通常指农历正月十五)立春之际,对于久不出门的郡人而言,终于迎来了晴朗天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庆氛围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久困后得以释放的欢愉心情。"膏火无光巳累年"一句表明了过去连续多年的沉闷气候,让人感到压抑和乏味,"欢娱少味是穷边"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生活状态下的枯燥与单调。然而随着节日的到来,一切都为之一变。"强吹箫鼓迎乌帽"中,"强吹箫鼓"形容乐队用力吹奏乐器和敲击鼓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迎乌帽"则是指迎接戴着黑色官帽的人群,这里可能暗示了官方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也参与其中。"勾引游人近酒前"一句,则描绘出商贩们通过各种手段吸引过路游客前往酒馆的场景,"勾引"二字表现出了招徕和诱导之意,透露出商人们对生意的渴望。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久违的晴朗天气与人们的欢乐心情相结合,展现了节庆时分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叶适

394首
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