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迁
莺
芳
春
景
,
暧
晴
烟
。
乔
木
见
莺
迁
,
传
枝
偎
叶
语
关
关
,
飞
过
绮
丛
间
。
锦
翼
鲜
,
金
毳
软
。
百
转
千
娇
相
唤
,
碧
纱
窗
晓
怕
闻
声
,
惊
破
鸳
鸯
暖
。
写鸟
春天
爱情
赞颂
山水
场景
译文
春天美景美如画,温暖阳光照晴空。
高大树木上黄莺飞舞,依偎在枝叶间关关私语,穿梭于绚烂花丛中。
它们羽毛鲜艳如锦绣,金色绒毛柔软无比。
千回百转的叫声娇媚互唤,清晨时分窗外传来这声音,生怕惊扰了鸳鸯的好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芳春景,暧晴烟"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舒适。接下来的"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通过对树木间莺莺鸣叫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传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生长茂密的情景。"飞过绮丛间"一句,则是对春日花开繁密之景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种细节的描摹,使得整体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至于后半首,"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等句,则是对鸟类形态与鸣叫声的精细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增添了一份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最后,"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一句,则将室内温馨的情景与外界的春光相结合,以此表现出对和谐美好的追求。这既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了其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真挚表达,构建了一幅和谐、生动且充满生命力的春日画卷。
毛文锡
32首
毛文锡,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五代前蜀后蜀时期大臣、词人。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更漏子(其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