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除
诗
建
国
惟
神
业
,
十
世
本
灵
长
。
除
苛
逾
汉
祖
,
徯
后
类
殷
汤
。
满
盈
既
亏
度
,
否
运
理
还
康
。
平
阶
今
复
睹
,
德
星
行
见
祥
。
定
寇
资
雄
略
,
静
乱
属
贤
良
。
执
讯
穷
郢
鲁
,
吊
伐
遍
徐
扬
。
破
敌
勋
庸
盛
,
佩
紫
日
怀
黄
。
危
苗
既
已
窜
,
妖
沴
亦
云
亡
。
成
功
勒
云
社
,
治
定
理
要
荒
。
收
戟
归
农
器
,
牧
马
恣
刍
场
。
开
山
接
梯
路
,
架
海
拟
山
梁
。
闭
欲
同
彭
老
,
延
寿
等
东
皇
。
边塞
战争
抒情
赞美
怀古
哲理
赏析
此诗《建除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萧察所作,其内容描绘了国家治理与社会秩序的恢复过程。诗中以“建国”为起点,强调了通过神明的指引和历代君主的传承,国家得以稳固发展。接着,诗人描述了消除苛政、效仿汉高祖刘邦和商汤王的仁政,以及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依靠雄才大略的领袖和贤能之士来稳定局势。诗中提到平定寇乱、安抚百姓、恢复农业生产、修筑道路桥梁、推行农耕政策、实现社会和谐等措施,展现了从动荡到安定、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功绩的铭记,如勒石记功、治理边疆、推广文化教育等,展现了国家治理的全面性和深远影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国家如同彭祖般长寿,如同东皇太一一般充满生机,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整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从国家治理到社会发展的全面图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更替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萧察
10首
后梁国君。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耻威略不振,终以忧愤发背而卒。在位八年,庙号中宗。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