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溪
林
翁
山
村
探
梅
踏
雪
访
梅
花
,
雪
断
溪
头
路
。
但
闻
水
流
声
,
不
见
花
开
处
。
主
人
本
林
逋
,
邀
我
林
下
步
。
竹
篱
茅
舍
边
,
梅
花
开
满
树
。
安
得
移
家
来
,
同
君
花
里
住
。
写景
写花
梅花
冬天的
踏雪寻梅
山水田园
抒情
情感
赞美
林下之风
译文
踏雪去寻访梅花,雪覆盖了小溪的道路。
只听到水流的声音,却看不见梅花开放的地方。
主人本是林逋,邀请我在林下漫步。
在竹篱茅舍的边,梅花开满了整棵树。
希望自己能移家至此,与君共住花中。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戢澍铭的《东溪林翁山村探梅》描绘了一幅冬日踏雪寻梅的静谧画面。首句“踏雪访梅花”点明了季节和探访的对象,显示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期待。接着,“雪断溪头路”描绘出雪后山路难寻的意境,增添了访梅过程的艰辛与趣味。“但闻水流声,不见花开处”通过听觉描绘,暗示梅花隐藏在溪流声中,未见其形,却已感受到其气息,富有诗意。诗人仿佛能听见梅花在冰雪下的低语,增加了寻梅的神秘感。“主人本林逋,邀我林下步”借用了林逋的典故,表达主人的隐逸风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主人的志趣相投。接下来,“竹篱茅舍边,梅花开满树”描绘出一幅简朴而清雅的画面,梅花盛开在竹篱茅舍旁,展现出山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安得移家来,同君花里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朋友一同隐居在梅花盛开的地方,享受这份与世无争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以寻梅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