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
桂
令
想
人
生
最
苦
离
别
。
三
个
字
细
细
分
开
,
凄
凄
凉
凉
无
了
无
歇
。
别
字
儿
半
晌
痴
呆
,
离
字
儿
一
时
拆
散
,
苦
字
儿
两
下
里
堆
叠
。
他
那
里
鞍
儿
马
儿
身
子
儿
劣
怯
,
我
这
里
眉
儿
眼
儿
脸
脑
儿
乜
斜
。
侧
着
头
叫
一
声
行
者
,
搁
着
泪
说
一
句
听
者
:
得
官
时
先
报
期
程
,
丢
丢
抹
抹
远
远
的
迎
接
。
离别
写情感
怀古
场景
译文
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离别。
“离别”这两个字细细拆开来看,每一段都凄凉到极点,仿佛永无止歇。
“别”字让人愣住半天陷入痴呆,而“离”字让人感到一时之间就要被拆散,而“苦”字则让人感到痛苦在两处叠加。
他在那里鞍马劳顿,身体疲惫不堪,而我则眼中流露出焦虑不安的神情。
侧过头去喊一声行者(指旅途中的人),带着泪水说一句让听者(指对方)知道:你若得官回来,先告诉我行程,我会远远地迎接你,并且会把你迎接的场景描绘得细致入微。
赏析
这首元代刘庭信的《折桂令》描绘了离别之苦的深刻情感。诗人通过精细拆解“离别”二字,展现了分离带来的内心煎熬。"别"字让人心生凄凉,"离"字又使人瞬间分离,而"苦"字则加重了痛苦的感受。接下来,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对方的担忧(鞍马劳顿)与自己的不舍(眉眼歪斜)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对话中,行者和听者的称呼表达了无奈与期待,行者急于告知归期,而听者则含泪倾听,期盼着远方的重逢。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刘庭信
4首
元代散曲作家。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