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情感
闺怨
春天
柳树
怀旧
忧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晚景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魅力。“春艳艳”一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地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气息。紧接着,“江上晚山三四点”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时光静谧的画面,诗人在黄昏时分所见到的山影,似乎带有几分淡淡的忧郁。“柳丝如剪花如染”中,柳絮随风飘散,如同轻柔的剪刀切割着空气,而那些细小的春花则像是被轻巧地染上了一抹色彩。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那些细腻而微妙的情感,如同柳絮和花瓣一般,难以捉摸。“香闺寂寂门半掩”一句则转向了室内的宁静与私密。香闺指的是女子居住的地方,这里却是寂寂无声,只有门半掩,透露出一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最后,“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中,诗人通过“愁眉”的形象传达了内心的忧伤,而“泪珠滴破胭脂脸”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压力下的脆弱与痛楚。泪水打破了精心装饰的妆容,展现了一种无法掩饰的情感崩溃。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孤独、忧伤和脆弱,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冯延巳

97首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