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怀古
写景
情感
历史变迁
抒情
景中情

译文

宣南地区的士人足迹已扫,而内城的权贵大多居住在朱门之中。
政治局势如同翻覆的棋局,苓通帝的朝政如今还剩下多少。
风雨飘摇中,野鸟飞入,啄食遗留的种子,声音暗哑。
我离开旧京已有三十年,回首江海之地,忧心高阍(可能是指京城的高墙)。
晚年落魄在边远之地,冰雪侵袭,因病移地,却蒙受天恩。
如今租居在城北,街市冷落,如同荒村一般。
宫墙边道路旁,稀疏的树木矗立着,萧萧落叶随风飘散。
景山高耸,如同华盖般壮观,五座亭子耸立而出,显得格外尊贵。
苍凉的景色与暮气相融合,夕阳挂在树上,让人心生凄凉。
龙霄殿的金碧辉煌与我相隔,天色已晚,此地只剩下黄昏的余晖。
深深的影子让人感到疲惫,旧时的梦境也难以重温。
内心充满了繁多的苦恼和怨恨,无法诉说,只能交给万古残留的鸦痕来见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以及作者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落寞的感慨。开篇即以“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点出京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景象。接着,“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两句,通过描述帝都政局的动荡,暗示了社会的巨变。“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形象地描绘了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野鸟觅食的情景,隐喻着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下来,“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表达了作者离开京城三十年后的感慨,面对高墙深院,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怀念。“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描述了作者晚年流落边疆,饱受严寒之苦,但得到了朝廷的照顾,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叙述,也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映。“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写出了作者再次来到京城时,发现街道冷清,如同荒村,与过去繁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描绘了皇宫前的树木稀疏,落叶纷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衰败气氛。“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赞美了景山的雄伟壮观,与之相对的是“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夕阳西下,景色苍凉,让人心生凄凉。最后,“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则直接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法重拾过去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京城景象的描绘和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历史变迁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