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舍
利
殿
圆
月
有
情
夜
,
松
风
无
尽
年
。
暗
凉
生
殿
石
,
微
热
上
炉
烟
。
结
像
长
如
在
,
龛
灯
共
不
眠
。
诸
天
有
成
毁
,
悲
泪
自
成
天
。
写景抒情
地点
怀古情感
季节
情感表达
译文
在有情的圆月夜晚,松树间的风声却是年复一年地吹拂着,永无止尽。
阴暗的凉意从殿堂的石头上生起,微弱的热气随着炉火的烟气上升。
形象长久存在,就像那长明不灭的龛灯一样。
即使诸天万界有生成和毁灭,悲痛的泪水也将化作无尽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肃穆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舍利殿的深刻情感与思考。首句“圆月有情夜”,以圆月象征着圆满与和谐,赋予了夜晚以情感色彩,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次句“松风无尽年”,将时间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象中,松风长鸣,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永恒,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殿堂内外的氛围差异。殿内石阶上的凉意与炉烟上升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环境的冷暖变化,也寓意着内心的冷暖感受,以及对生命状态的反思。“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舍利殿的回忆与怀念具体化为对佛像和龛灯的想象。佛像虽已不在,但其形象仿佛永远存在,龛灯长明不灭,象征着信仰的恒久与不朽。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寄托了对永恒与不变的渴望。最后一句“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则以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宇宙与生命的本质。诸天(这里可能指宇宙或更高层次的存在)既有生成也有毁灭,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悲泪自成天,意味着在面对生命与宇宙的无常时,情感的宣泄也能成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展现出人类情感的深度与力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宗教符号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永恒与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敬畏之情。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