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写花
秋天
情感
寂寥
自然景物

译文

常常无人来见,只有残月斜挂在天边。
新承受了九月的露水,从五更的沐浴中走出,身着花衣。
淅淅沥沥的轻寒袭来,凄迷的宿雾遮住了视线。
霎时之间最是清绝美好,寂静无声,连乌鸦都还未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夜中特有的氛围与细节。首句“长是无人见”,开门见山地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幽静,仿佛在说,这样的美景,只有孤独的月光和诗人自己能够见证。接着,“惟馀残月斜”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月光斜挂天际,似乎也在静静地陪伴着这份孤独。“新承九秋露”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自然界,露珠在秋夜的微凉中闪烁,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宁静之夜的回应。而“出浴五更花”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晨曦初现时的清新与娇嫩,仿佛刚刚沐浴过露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淅沥轻寒袭”和“凄迷宿雾遮”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进一步营造了秋夜的清冷与朦胧,寒风轻拂,雾气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最后,“霎时最清绝,寂寂未啼鸦”将情感推向高潮,瞬间的宁静与美丽,甚至超越了时间的流逝,连乌鸦都未曾打破这份寂静,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静谧的独到理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高雅,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