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哲理性思考
秋日杂感
寒夜访友
亲情
山水田园
读书
惜时

译文

诗让古人感到悲哀,越美好的事物更令人感到悲哀。
巨大的刀刃可以破除忧愁,数不尽的穷根也在这过程中被斩断。
闭门不出,不闻不见,内心淡泊无为,仿佛与世隔绝,忘却了形体的存在。
内心并不如砥石般坚硬,但忧患却如滔滔江水般涌来。
在凉爽的秋天翻阅诗卷,待到再次翻阅时,春天已经来临。
纵情享受也只是一日之短,而孤寂却如千劫般的灰烬长久不散。
停止吟咏诗句,思绪未定,夜已破晓,邻居园中的青苔上露出了新的光景。
持烛照亮霜月,不辜负寒冬中即将开放的梅花。
即使在喧嚣中寻找到片刻的宁静,拥抱宽广的天空也会感到孤独。
驾车前往清凉山,那儿的景象令人心生凄凉,仿佛通向空旷的高台。
名都之中士人已尽,城市中只有荒凉之地可居。
灾难夺走了人们的本性,生与死都令人叹息。
夸父追逐太阳的影子,希望能得到肉身成圣的胎息。
所追求的清浊不同,迷妄之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年老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壮年时期则多歧路而乖离。
古往今来不可复返,庄子的言语令人感到痛苦而不和谐。
天道全然不变,一个老人屹立其中,行为正直无疑问可猜。
遗留了远公的法门,前往参与陶潜的酒杯之中。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往金陵视散原老人因读近诗夜过俞园看梅翌日同游扫叶楼归寄一首丙辰》。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哀思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诗哀馀古人”,开篇便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阅读古人的诗歌,引发了对过去时光的哀悼之情。接着,“愈好更可哀”一句,似乎在说越是美好的事物,越容易让人感到悲哀,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巨刃”破除内心的愁苦,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决心。“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则展现了诗人为了摆脱外界干扰,寻求内心平静而采取的极端方式,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甚至忘记了自我存在。“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表明诗人的心灵并非坚不可摧,忧患如洪水般涌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描绘了诗人于凉秋时节翻阅古诗的情景,仿佛在寒冷中找到了温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对比众人与孤独者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个体命运的同情。“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描述了诗人深夜仍在吟诵诗句,直到夜深人静之时,连邻园的苔藓都被打破,表现了其创作的热情与执着。“秉烛照霜月,不负馀寒梅”则是诗人借月光与寒梅,表达了即使在严冬中也要坚持自我,不辜负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幽洗嚣暂,揽旷伤高才”意味着在暂时的宁静中洗涤心灵的尘埃,但同时也为高才之人的离世而感伤。“驱车清凉山,凄象浚空台”描绘了诗人前往清凉山的旅程,山中景象凄凉,空台显得格外寂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名都士类尽,城处遇荒隈”反映了都市繁华背后的荒芜,以及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灾殃夺物性,存殁供吁唉”指出灾难不仅夺去了生命的活力,也使活着的人们陷入痛苦与哀叹之中。“夸父逐日影,肉身觊圣胎”借用夸父逐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对肉体与精神的矛盾进行了探讨。“所徇异清浊,迷妄将毋侪”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即使面对清浊之分,也不应盲目随波逐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老至一关堑,壮趾多歧乖”揭示了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与选择,尤其是老年阶段面临的困境与抉择。“终古往不反,庄语痛非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对庄子的言论进行了反思,认为其中有些内容难以调和。“天全屹一老,行直无疑猜”赞扬了一位年长者的坚定与正直,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遗持远公法,往参陶潜杯”最后,诗人引用了东晋高僧慧远和诗人陶渊明的例子,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蔡济忠所摹御府米帖
宋·张孝祥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知君定通玉帝籍,太微垣中赐馀墨。龙腾虎卧摹.....
维扬会张曼老陈莹中分韵得柳字
宋·李之仪
我生固有地,物物皆可口。身行半天下,荐饥无不有。读书恨未博,每索多掣肘。一逢可意人,似对灵和柳。老来益落寞,永日类中酒。北舟得二妙,洗尽平生垢。参军欲陵春,记室寒挂斗。雍.....
杭州官舍偶书
唐·姚合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清平乐
清·许禧身
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念奴娇·初十夜得素生泰安旅次书赋寄
清·周星誉
尺书飞到,讶秋声满纸,凄人心魂。客里思亲兼忆弟,极目吴天空阔。荒店闻鸡,乱山跃马,落日孤城黑。艰难行路,青衫揾泪都赤。可奈负米长贫,读书最贱,受尽天磨折。想尔高歌燕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