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连
山
中
雨
夜
寄
立
之
小
楼
一
别
无
谈
处
,
鄙
吝
填
胸
不
可
消
。
何
日
更
酬
高
世
论
,
我
魂
重
得
故
人
招
。
功
名
太
岳
同
尘
刹
,
事
业
姚
江
本
寂
寥
。
吾
见
未
能
闻
语
断
,
空
山
寒
雨
坐
秋
宵
。
离别
悼亡
写景
山水
秋节
秋宵
友情
寒露
咏志
译文
白话译文:小楼离别后,无处可谈心,心中的鄙吝之情难以消除。
白话译文:何时能再得到高人的指点,让我重获故人的召唤。
白话译文:功名与太岳山一样,都淹没在尘世之中,姚江的事业原本就寂寥无闻。
白话译文:我虽然看到了,但还未听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独自坐在空山的秋夜中,听着寒雨。
赏析
这首诗《大连山中雨夜寄立之》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大连山中的雨夜,内心情感复杂,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功名事业的感慨。首句“小楼一别无谈处”,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独自在小楼中,无从谈起往事的情景,流露出孤独和寂寞的情绪。接着“鄙吝填胸不可消”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有难以排解的忧愁和自责,使得他感到心胸堵塞,无法释怀。“何日更酬高世论,我魂重得故人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故人相聚,畅谈人生哲理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里不仅有对友谊的怀念,也隐含着对理想、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功名太岳同尘刹,事业姚江本寂寥”两句,诗人将自己对功名的追求比作巍峨的太岳山,与尘世的喧嚣相提并论,同时也将自己从事的事业比作姚江畔的寂静,暗示了他对功名与事业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吾见未能闻语断,空山寒雨坐秋宵”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山中,面对寒雨和秋夜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思考的主题。这里的“吾见未能闻语断”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外界声音的隔绝,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入探索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友情、功名与事业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