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悼亡
抒情
友情
秋节
写景
写山
思乡
残年

赏析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王病山先生遗榇归蜀感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联“醰醰二老爱王朱,空谷偕来兴不孤”描绘了两位老人与王朱一同前往的情景,虽处空谷,但彼此相随,情感深厚,不觉孤单。颔联“下榻谈深非世味,付谁别后感西湖”则通过对话深入,非世俗之乐,表达了对逝者离别后的深深感慨,仿佛西湖之水也承载着这份哀思。颈联“死生宁顺庸关虑,悲愤人天岂异途”揭示了面对生死的平静与理解,以及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深刻体悟。尾联“耆旧因依回首尽,残年残泪尚难枯”则以岁月流逝、老年将至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与不舍,即使时间流逝,心中的哀痛仍难以平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别、生与死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