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声
甘
州
·
黄
妃
塔
中
,
藏
经
凡
八
万
四
千
卷
,
多
成
灰
末
。
予
收
得
稍
完
者
数
卷
,
以
他
卷
残
字
补
之
,
自
作
《
补
经
园
》
剔
残
砖
秋
雨
逗
苔
斑
,
寒
灰
拨
经
香
。
启
素
缣
密
裹
,
零
僧
剩
佛
,
字
字
琳
琅
。
试
与
殷
勤
补
缀
,
化
蝶
半
飞
扬
。
百
纳
家
风
旧
,
功
抵
娲
皇
。
堪
叹
人
天
漏
果
,
竟
酬
忠
恩
宴
,
轻
送
君
王
。
有
冬
青
遗
恨
,
一
例
感
兴
亡
。
问
世
尊
、
真
如
解
脱
,
甚
当
年
、
悲
泪
海
潮
凉
。
空
输
与
,
麻
沙
书
客
,
持
伴
灯
窗
。
怀古
抒情
读书
悼亡
写景
写经
情感
秋天
译文
剔除破旧的砖瓦后,秋雨逗留在青苔上,寒灰中尚有经香残留。
打开素白的绢缎包裹,其中密藏着的是过去的零星僧侣与遗留下来的佛像,字字皆为瑰宝,闪耀着光华。
尝试着与这些文物进行修复与整理,它们仿佛能化蝶飞舞,一半在半空中飞扬。
这是传统的百纳家风,其功绩可与女娲补天相提并论。
令人感叹的是,如同天漏的果报一般,竟能以此酬答君王的恩情,轻易地被送走。
留下了冬青的遗憾,这例子让人感慨国家的兴衰更替。
请问真正的尊者、悟得真如解脱的智慧之士,与当年那悲伤的海潮之泪有何区别呢?心中凉如苦涩。
这些珍宝的修复,或许会成为后世研究文化遗产的珍贵材料,如同书客们在灯窗下的伴友一般重要。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雨过后古塔中的景象,砖上苔痕斑驳,寒灰中燃起经香,显得静谧而庄重。词人捡拾残缺的经卷,用心补缀,仿佛化身为蝶,飞舞其中。他感叹这些经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女娲补天般具有伟大意义。词中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和忠臣命运的感慨,冬青树下似乎蕴含着无尽的遗憾,引发了对世间沧桑的共鸣。词人进一步反思,世尊的解脱之道是否能消解当年的悲痛,如同海潮般的泪水已冷却。他将这些珍贵的经书视为无价之宝,却只能供书客在灯下研读,空留遗憾。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