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赵
伯
常
归
扬
州
往
年
初
记
抵
京
师
,
正
类
机
云
入
洛
时
。
未
说
鳌
头
分
赤
管
,
先
传
马
首
控
青
丝
。
琼
楼
旧
醉
家
家
酒
,
金
刹
新
题
处
处
诗
。
此
日
扬
州
归
去
路
,
锦
衣
光
采
照
城
池
。
送别
地点
情感
赞美
城市
离别
译文
回忆起往年我初次抵达京师,正像晋代的机云(陆机、陆云)进入洛阳时一样令人激动。
还没说及手中的笔将作为助我之工具,就像蛟龙控制缰绳牵引的马匹(在古时寓意才学出众)那样。
昔日曾醉在琼楼之上,家家都畅饮着美酒,而现在我在金碧辉煌的寺庙旁写下了新诗。
在今日,当我离开扬州的时候,身上锦衣光采熠熠,那光芒将照亮整个城市。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杜本的《送赵伯常归扬州》描绘了友人赵伯常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扬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往年初记抵京师”,以回忆起初到京城的场景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着“正类机云入洛时”,将友人比作古代文士陆机、陆云进入洛阳,暗含对友人文才的赞赏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未说鳌头分赤管,先传马首控青丝”两句,运用了“鳌头”、“赤管”、“马首”、“青丝”等意象,分别象征官位、权力、出行工具和装饰品,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顺利、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琼楼旧醉家家酒,金刹新题处处诗”则通过“琼楼”、“金刹”、“家家酒”、“处处诗”等意象,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和文化氛围,以及友人在扬州留下足迹、留下佳话的情景,体现了对扬州的赞美和对友人过往生活的追忆。最后,“此日扬州归去路,锦衣光采照城池”两句,点明了友人即将踏上归程,而他身着华丽的锦衣,光彩照人,不仅映照着扬州城池,也映照着人们对他的祝福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扬州美景的赞美,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杜本
27首
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