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日
喜
晴
次
廷
冕
韵
环
佩
声
中
散
早
朝
,
日
华
点
点
丽
层
霄
。
五
花
承
伞
春
刚
到
,
三
素
蒸
云
冻
已
消
。
弱
柳
半
含
新
绿
浅
,
疏
梅
偏
逐
暗
香
饶
。
翻
思
杜
老
题
诗
日
,
回
首
鄜
州
路
更
遥
。
写景
春天
咏物
怀古
思乡
情感
赞美
写柳树
节令
人日
地点
鄜州
译文
朝早时分,随着玉佩声的远去,官员们散朝了。初升的太阳散发出点点光辉,照亮了高耸的天空。
春天刚刚到来,五色的华盖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冰雪已经消融,三素(此处指颜色或事物)在蒸腾的云气中显得更加鲜明。
柔弱的柳枝轻轻摇曳,含着浅浅的新绿;稀疏的梅花则在风中传递着淡雅的香气。
回想杜甫老先生在杜州写诗的日子,那时仿佛能够回望到遥远的鄜州之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喜晴的景象,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与生机。首句“环佩声中散早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晨朝会散去后,宫中传来轻盈的环佩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日华点点丽层霄”一句,通过“日华”的描绘,展现了阳光洒在天空中的美丽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五花承伞春刚到,三素蒸云冻已消”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到来的氛围。五花伞下,春意盎然,而云层中的寒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消散,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弱柳半含新绿浅,疏梅偏逐暗香饶”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弱柳”和“疏梅”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柳树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梅花则在暗香中竞相开放,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春景图。最后,“翻思杜老题诗日,回首鄜州路更遥”两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杜甫曾经题诗的日子,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同时,提到“鄜州路更遥”,可能暗含对远方或过去时光的怀念,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深情回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