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买
田
官
买
田
,
买
田
忆
从
延
祐
年
。
官
出
缗
钱
输
里
正
,
要
买
膏
腴
最
上
阡
。
不
问
凶
荒
岁
水
旱
,
岁
纳
亩
粮
须
石
半
。
农
家
无
收
里
正
偿
,
卖
子
卖
妻
俱
足
算
。
每
岁
徵
粮
差
好
官
,
米
价
官
收
仍
助
钱
。
不
是
军
储
与
官
俸
,
长
宁
寺
内
供
斋
筵
。
寺
僧
食
饱
毳
帽
红
,
不
知
农
耕
水
旱
与
荒
凶
。
里
正
陪
粮
家
破
荡
,
剥
肤
槌
髓
愁
难
穷
。
普
天
之
下
皆
王
土
,
赋
税
输
官
作
编
户
。
春
秋
祭
祀
宗
庙
中
,
长
宁
僧
饭
真
何
补
。
官
买
田
,
台
不
谏
,
省
不
言
,
不
知
尧
汤
水
旱
日
,
曾
课
民
粮
几
千
石
。
怀古
民谣
写事
抒发感情
对政府的批判
农业景象
译文
官府购买田地,这回忆起从延祐年间就开始了。
官府用钱币支付给里正(地方官员),用来购买最肥沃的田地。
不管遭遇旱灾还是水灾等自然灾害,每年每亩田地都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
如果农家没有收成,里正就要负责赔偿,甚至要卖儿卖女来补足粮食的数量。
每年征收粮食时,差事由好官执行,而官府也会以较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并额外给些钱。
但这些钱并不是用于军备或官员的俸禄,而是被用来供奉长宁寺内的斋筵。
寺里的和尚们吃着饱饭,戴着红色的毳帽,他们不知道农田的水旱和荒芜情况。
里正因为要陪粮,家破人亡,他们的生活变得极度困苦。
普天之下都是王土,所有的赋税都要上交给官府,作为编户的民众需要按时交纳。
在春秋的祭祀活动中,长宁寺的和尚们吃的饭食与民众的苦难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
官府购买田地,却无人劝谏,省级官员也不发表意见。他们不知道尧舜时代的水旱灾害时,曾经向民众征收过多少粮食。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官买田》诗,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府购买良田对农民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和不公平现象。诗中首先描述了官府购买良田的过程,指出这些田地被高价购入,而农民却在凶荒年份遭受水旱灾害,依然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粮食。这种制度导致农民为了支付里正的款项,不得不卖掉子女或妻子,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接着,诗人批判了官府征收粮食时的不公,指出并非用于军事储备或官员俸禄,而是用来供养寺庙僧侣,享受斋宴。寺庙僧侣衣着鲜艳,却不知农民的艰辛,更不了解自然灾害和歉收的痛苦。农民因供给官粮而家破人亡,而官府对此却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指出整个国家的土地都被视为王室所有,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最终都归于官府,而这种制度下的祭祀活动,实际上并未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全诗通过对比官府与农民的生活状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和腐败现象,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强烈批判。
猜您喜欢
中原民谣·渡浮桥
宋·周麟之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朝天使来,欲.....
淮民谣
宋·尤袤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无.....
癸亥榕溪灯夕谣(其七)
明·张萱
闭户移灯拂冻蝇,寒云叆叇月鬅鬙。更怜卖犊蚩蚩者,止买戈鋋不买灯。
录襄邓民言(其三)
明·何乔新
总戎往岁驻荆襄,黄口呱呱泣路傍。今日欢然骑竹马,拦街歌舞迓都堂。
捕蝗谣
清·沈云尊
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东村西村办酒浆,胥隶杂遝来捕蝗。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我闻古人语,螟螣蟊贼各有主。吏治贪残实自取,胡为罚弗及吏反及民,嗟.....
兴汉谣
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乱党浮言冒古多,岂知汉法有同科。分明重订髡钳律,城旦于今载道过。
渔父怨三章(其二)
明·张弼
渔父怨,怨贼徒。既解我网,又截我蒲。捉人邀赎,髡笞剥屠。贷钱往赎,侑以尊壶。赎得归来裳也无,官军相见其胡卢。
误市俚言(其四)
清·黄人
弹词评话让姑苏,麻柳髡黄技更殊。茶碧灯红围四座,圜桥听讲一人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