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励志
写景
怀古
赞颂
山水
哲理
读书
赞美

译文

译文: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超过千人,那么他就被认为是英才。但即便是超越了众人,也不一定能够用普通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他。
译文:我想把如雨露般的恩泽施加于人,使得美好的声誉在整个朝廷流传开来。但是我的行为像卷起的风云一样迅猛,只需一个指令就能使事情变得清晰明了。
译文:只有通晓万卷书籍的博学之人才会让人感到敬畏,而那些能够立即用千言万语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会让人感到如羽流般惊异。
译文:如果有愿意执鞭追随的人,就让他跟随我去吧,我们要一起在峨眉山的绝顶之处前行。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名为《思美诗十首》之三。诗中描绘了一位智勇双全、超越常人的英杰形象,他拥有广博的知识与卓越的才能,能够以微小的行动影响广泛,展现出非凡的影响力。首句“智过千人谓是英”,开篇即点出这位英杰的智慧超群,远超常人,被众人所称颂。接着,“超群岂入此中评”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其卓越之处,暗示他的成就和地位已超出了普通评价体系所能衡量的范畴。“欲施雨露崇朝遍,但卷风云指顾清”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这位英杰的能力与影响力。他能够如同春日的雨露般,滋润万物,又如卷起的风云般,迅速而有力地改变局面,展现了其行动的高效与深远影响。“万卷淹通才鬼服,千言立就羽流惊”则进一步赞扬了这位英杰的学识与才华。他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连鬼神都为之折服;他口若悬河,言辞犀利,令羽流(古代道士)也感到震惊。最后,“执鞭愿者追随往,渠在峨眉绝顶行”表达了对这位英杰的向往与追随之心。人们愿意跟随他前往遥远的峨眉山绝顶,象征着对他的敬仰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塑造了一位智慧超群、能力卓绝的英杰形象,表达了对这种人物的赞美与向往。

宋应星

52首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