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写物抒情
赞美咏物
茶文化
读书惜时
山水田园

译文

养茶时火候的掌握不必急躁。只需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用东西深盖隐藏。需要保持一个不冷不热的适中状态。
酒醒后,闻到的是竹箨(箬)的香气。茶叶需要避免寒冷和湿润,以保持其温暖如春阳的状态。这是茶农们世代相传的良法。
这样的道理可以详细解释。但前方的道路还很长,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赏析

这首元代词人洪希文的《阮郎归·焙茶》描绘了制茶过程中的细致与耐心,以及对茶艺的热爱。"养茶火候不须忙",诗人强调的是在烘焙茶叶时,不必急于求成,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体现了茶人对于火候掌控的从容态度。"温温深盖藏",进一步描述了茶叶的呵护,要求温度适中且密封保存。"不寒不暖要如常",说明理想的茶温应恒定,不宜过热或过冷,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最佳风味。"酒醒闻箬香"则通过酒醒后的嗅觉体验,展现出茶叶香气的诱人之处,暗示了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的精良。接下来的"除冷湿,煦春阳",揭示了茶叶烘焙过程中需要注意去除湿气,借助春日阳光进行晾晒,这是传统茶家的重要工序。最后两句"茶家方法良,斯言所可得而详",表达了词人对茶艺之道的深入理解和认可,认为这些经验是值得详细研究和传承的。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制茶过程中的细节和茶人的匠心独运,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洪希文

95首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明·欧大任
归客吴门一系船,问君山径菊花前。书藏宛委三千卷,树以槐眉几万年。早得皈依亲受记,久辞荣禄老思玄。相携更结菩提约,我向东南七洞天。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村居四首(其四)
元末明初·王冕
英雄在何处,气概属山家。蚁布出入阵,蜂排早晚衙。野花团部伍,溪树拥旗牙。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
寄杨隐岩二首(其一)
宋·萧立之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水龙吟·夏闰枝翁有乡举重逢之庆赋此为颂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先生杖屦雍容,绸缪对影清如鹄。皇城斗大,门庭多暇,尚留松菊。回首当年,春风词笔,谩惊流俗。笑忘怀甲子,心头重上,空枨触,伤时目。季野才华谁似,断零编知应盈屋。抱残守阙,钩.....
读史(其二)
清·姚范
当涂窃国枋,八纮掩中州。隋珠既在握,荆璞亦冥搜。繇朗黜庙议,扬斑争匹俦。汉典何郁郁,学辞良优优。南皮清宴接,西园秉烛游。谓当致高蹈,何意摧华辀。体弱既足病,肥赣亦为羞。空.....
林泉诗卷
明·庄昶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