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声
令
·
鼓
子
马
嵬
香
散
,
羯
鼓
尘
生
。
花
枝
解
惜
旧
时
声
。
把
皮
腔
幻
出
,
日
边
急
,
雨
中
鸣
。
俨
风
走
、
渔
阳
甲
兵
。
恨
到
无
声
。
方
是
怨
,
几
时
平
。
鼓
催
刻
漏
梦
魂
惊
。
有
形
无
调
,
打
不
出
,
别
离
情
。
都
付
与
、
东
风
战
争
。
战争
悼亡
离别
送别
怀古
写声
打鼓
情感
译文
马嵬坡的香气消散,羯鼓声中尘土飞扬。花枝似乎在怀念旧时的声音。
皮腔所发出的声音如同日边的急促,又似雨中的鸣响。它威严地仿佛风驰电掣般地指挥着渔阳的士兵。
当怨恨到达无声的境地时,那才是真正的怨恨。不知道何时才能平息。鼓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让人的梦魂都为之惊动。
虽然羯鼓是有形的乐器,但却打不出分别的悲情。这种情感只能交给东风和战争去表达。
赏析
这首明代词作《声声令·鼓子》由高濂所作,以马嵬坡的往事为背景,通过描绘鼓声的变化,展现了历史的沉痛和情感的深沉。"马嵬香散,羯鼓尘生"开篇,暗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和安史之乱的烽烟四起。"花枝解惜旧时声"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接下来的"把皮腔幻出,日边急,雨中鸣",通过鼓声的变换,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的紧迫和悲凉气氛。"俨风走、渔阳甲兵"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残酷现实。"恨到无声",无声处更显哀怨,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深深遗憾。"鼓催刻漏梦魂惊",夜晚的鼓声惊扰梦境,反映出词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有形无调,打不出,别离情",鼓声虽响,却无法传达出离别的深切情感,只能任由东风吹散,象征着无法挽回的破碎和消逝。最后,"都付与、东风战争",将一切情感归咎于无情的自然力量,表达了词人对命运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无奈。整首词以鼓声为线索,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词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感慨。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