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动物
射猎

译文

第一句“儿时射鸟鼠,稍长射狐兔。”可以翻译为:“小时候我射鸟捕鼠,稍大一些后则射狐捉兔。”
第二句“生长牛羊中,肥白亦如瓠。”可以翻译为:“我在牛羊群中长大,人们的肤色白皙,就像葫芦瓠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童年时期在草原上成长的孩子们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儿时射鸟鼠,稍长射狐兔。” 开篇以“射”字贯穿,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从幼小到稍长的成长过程。他们最初可能只是在玩耍中尝试捕捉小鸟、老鼠这样的小型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能逐渐提升,开始瞄准更为灵活狡猾的狐狸和兔子进行射击。这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也反映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生存技能的过程。“生长牛羊中,肥白亦如瓠。” 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成长环境中的另一个侧面——与牛羊为伴。他们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与牛羊一同成长,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肥白亦如瓠”,形象地比喻了孩子们在草原上的生活如同葫芦一样充实而丰盈,既表达了对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赞美,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草原儿童生活画卷,展现了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独特魅力,以及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淳朴生活方式。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奉和秦佥事文刚分巡保定道中见寄韵
明·刘崧
承闻揽辔历西山,风物萧条井邑间。边日数峰明紫翠,海霜万树散斑斓。单居谩感经时别,远涉应知隔岁还。无奈天寒乌鹊噪,为君长夕倚松关。
题雪中归猎图
明·刘崧
鹰犬萧萧得隽回,独骑瘦马下崔嵬。南山风雪黄斑出,不见将军纵猎来。
晓发紫荆关
清·周星誉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王夫之
一瓠被嗔五鹿角,卫公吃打大臣袍。新寒改样酸垂足,宿痞生根病在膏。六鹢退飞争熠耀,孤禽重过酷啁嘲。藕丝大展脩罗殿,款款蜻蜓旁叶逃。
临洮院后较射亭放歌行
明·赵贞吉
东风吹泉作酒香,洮水射河河水黄。落日正挂昆仑傍,手弯劲羽欺垂杨。借君厩上三飞骦,葱海蹴踏葡萄浆。黄鹄高高摩青苍,弹来一曲堪断肠,有女肯嫁乌孙王。
咏独栖鸟诗
南北朝·朱超
河水闻寒已成冻,塞草愁霜悬自衰。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列网遮山不听度,悬冰绕树滑难依。细石似燕能随雨,片木作鸢犹解机。但令积风多少便,何患有翼不能飞。寄语故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