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兰
(
其
二
)
风
露
夜
有
香
,
知
是
幽
兰
吐
。
山
人
每
不
眠
,
闻
香
得
深
悟
。
写花
幽兰
抒情
夜间
夜景
哲理性歌
译文
夜晚风中露水带有香气,这是幽兰在吐露芬芳。
山中的人常常因这香气而无法入眠,因此能深深领悟到它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夜兰(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中幽兰的香气与山人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风露夜有香,知是幽兰吐。” 开篇即以“风露”点出夜晚的环境,微风轻拂,露水滋润,这样的时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香气,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股香气的来源——幽兰。幽兰在夜间绽放,其香气在风露的衬托下更加清新脱俗,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馈赠。“山人每不眠,闻香得深悟。” 山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文人或修行者。在这静谧的夜晚,山人因被幽兰的香气所吸引而无法入眠。香气不仅触动了他的感官,更引发了他内心的思考与感悟。或许,在这幽静的夜晚,山人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自然的奥秘,或是对宇宙万物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幽兰的香气作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意境。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宁静与深邃。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余读林子仁诗云君心恨不走天涯不比衰翁只恋家最是横塘黄叶路今年无伴折梅花时吟此诗念刘伯益之未返偶检校前村南枝的皪已三花五蕊矣忽伯益自黄檗归访余折归插玩知友朋之念有同然者对花剧饮用韵述怀
宋·刘学箕
梅边春兴浩无涯,长忆西湖处士家。我政念君君过我,夜窗同共醉疏花。
蝶恋花(其五)
宋·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仿义山体(其二)
明末清初·吴骐
绮阁微吹淡淡风,海棠犹在锦帐中。枕前文蛤千年影,阶下珊瑚八尺红。小袖李文春思薄,息肌沈水夜香通。六更更报莲花漏,莫道朱栏日色融。
春夜
元·张玉娘
松花香度漏初沈,人静庭空落暗金。一枕嫩风清晓露,半窗凉月弄轻阴。坐移十二阑干曲,兴入千层积翠深。弹罢云和重问夜,蔷薇影里复长吟。
菩萨蛮·花影
清·陆蓉佩
背灯几度愁难折。模糊一片参空色。明月夜窗虚。萧疏淡欲无。闲庭春气暖。生怕和帘卷。约略似疑娇。生绡半幅描。
咏并蒂莲三首(其二)
明·王鏊
林塘雨过纳凉时,箕踞平台手一卮。影故相依心最苦,丝仍不断意俱迟。新妆双照梧桐月,斗艳低垂杨柳枝。城上乌啼人未睡,凭阑欲寄美人思。
岩桂
宋·沈与求
小轩岩桂露香乾,秋蕊扶疏碧玉寒。章句那能如许样,夜深浑作月中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