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山水
游侠
情感
离别

译文

译文:在青东之地,风儿吹动船帆,船只拔高,仿佛穿过了高高的山峰。
译文:烟雨之中,魂魄和梦境都显得模糊不清;在风波之中,我们失去了飞翔的羽毛和方向。
译文:但我希望(袴襈指铠甲等护具)能长久坚固地保护我,我便不惧蓬蒿(野外杂草)的荆棘与艰辛。
译文:作为游侠或豪勇之人,我的行动不应该只是为了享受寻觅江湖之乐而无所作为,否则我将愧对我的宝刀。

赏析

这首诗名为《挂席》,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全诗以航海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乘船出海时的所见所感。首联“青东吹挂席,舟拔一峰高”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景,青色的海风轻轻吹拂着挂满帆布的船,船只仿佛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航行的壮阔景象。颔联“烟雨生魂梦,风波失羽毛”则进一步渲染了航行中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的体验。烟雨蒙蒙,仿佛让人的灵魂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波涛汹涌的海面使得原本自由飞翔的鸟儿也失去了方向,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大海的浩瀚与变幻莫测时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敬畏之情。颈联“但能长袯襫,不敢恨蓬蒿”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说只要能够像农夫一样穿着蓑衣、披着笠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风雨,就不敢抱怨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尾联“游侠胡为者,徒令愧宝刀”则是对古代游侠精神的反思。诗人提出疑问:游侠为何而游?只是徒然令人感到羞愧,暗示了对传统游侠形象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和行为目的的深入探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航海这一主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我、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