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兴
山
中
古
梅
(
其
二
)
一
花
开
混
沌
,
静
者
最
先
知
。
雪
满
空
山
夜
,
云
生
绝
壁
时
。
幽
光
溪
四
照
,
素
影
鹤
相
持
。
辛
苦
传
春
信
,
阴
风
莫
太
吹
。
写景
山中景象
咏物
梅花
冬天景象
雪景
山景
幽光溪照
赞美
译文
一朵花开破混沌的局势,静心的人最先得知。
夜空中雪花满天飞舞,云气在陡峭的山壁间升腾。
幽静的光芒照亮溪流四周,白鹤的身影相互映衬。
辛苦地传递春天的消息,不要让阴冷的风吹得太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之中一株古梅的孤高与坚韧之美。诗人以“一花开混沌,静者最先知”开篇,巧妙地将古梅的开放置于宇宙之初的混沌背景之下,暗示着古梅的出现如同破晓之光,为静默的世界带来生机与希望。接着,“雪满空山夜,云生绝壁时”,通过描绘夜晚山中被雪覆盖、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强调了古梅生长环境的险峻与独特。“幽光溪四照,素影鹤相持”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古梅的幽静之美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幽光在溪水四周照耀,映衬出梅树的素雅身影,与鹤相伴,形成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最后,“辛苦传春信,阴风莫太吹”,表达了对古梅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其为春天传递讯息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破坏这种自然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以诗句咏梅·及早归来带雪看
宋·方蒙仲
南州雪易消,得春却差早。到处有梅花,不如在家好。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
元末明初·王冕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