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墓
(
其
九
)
雨
滑
溪
山
路
,
冲
泥
到
墓
林
。
姊
归
吾
与
汝
,
哀
怨
一
何
深
。
地
饮
无
穷
恨
,
天
衔
罔
极
心
。
野
棠
春
不
发
,
应
苦
泪
痕
侵
。
悼亡
写景
山水
哀怨抒情
春日写景
雨水
离别情感
译文
雨后溪山道路滑,泥泞中我来到墓地林。
姊妹离世我与汝,内心哀怨何其深。
大地承载着无尽的遗憾和仇恨,天空反映着无边的思绪和心灵。
野棠花在春天也不开放,恐怕是因泪水太多而难以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修墓时的凄凉景象和深深的情感。首句“雨滑溪山路”,以雨天的湿滑衬托出修墓过程的艰难,也暗示了内心的沉重。接着“冲泥到墓林”一句,形象地表现了修墓者的辛劳与坚持。“姊归吾与汝,哀怨一何深。”这句直接点出了修墓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哀怨之深可见一斑。通过“姊归”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亲人离世后的孤独与思念。“地饮无穷恨,天衔罔极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地与天拟人化,地饮着无尽的悲愤,天承载着无法言说的痛楚,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野棠春不发,应苦泪痕侵。”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物反衬人的情感,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这里却因哀伤而显得萧瑟。野棠不开花,仿佛也在为逝者哭泣,泪痕似乎渗透了整个春天,渲染了一种哀伤至极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修墓过程的描述和对逝者哀思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宋·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
上判府陈秘丞(其二)
宋·徐鹿卿
向来一榻下南州,此事无传阅几秋。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