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十
二
岁
生
日
作
(
其
一
)
未
到
重
阳
暑
气
消
,
黄
花
已
似
客
萧
条
。
催
人
蟋
蟀
悲
迟
暮
,
失
路
骅
骝
叹
泬
寥
。
不
觉
杖
乡
加
二
岁
,
岂
堪
高
卧
遽
三
朝
。
奇
龄
尚
待
慈
亲
与
,
得
见
河
清
即
子
乔
。
抒情
生日感怀
怀旧
写景
秋景
哲理
母爱
译文
还没到重阳节的时候暑气就已经消散了,黄色的菊花仿佛也在诉说着客居他乡的萧瑟之情。
蟋蟀的鸣叫催人感到迟暮的悲哀,迷失了道路的骏马(骅骝)叹息着空旷无依。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杖乡之年并且又增加了两岁,怎么能承受得了刚刚过了三天的高卧生活(即安逸的生活)呢?
我还期待着在慈亲的庇护下度过奇妙的时光,如果能看到黄河水变得清澈,那我就如同子乔一样得道成仙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在六十二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首联“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描绘了秋天未至重阳节前,暑气仍未消散,而菊花却已显出萧瑟之态,暗喻诗人虽未到老年,但已感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颔联“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以蟋蟀的悲鸣和骅骝(骏马)的失落,象征着人生的迟暮和事业的挫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颈联“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诗人自省,不知不觉又老了一岁,感叹自己无法像隐士般悠闲度日,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尾联“奇龄尚待慈亲与,得见河清即子乔”,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希望能在长寿中陪伴慈爱的亲人,甚至能见证黄河澄清的奇迹,如同古代仙人子乔一般,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