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女
雷
女
工
絺
绤
,
家
家
买
葛
丝
。
赠
夫
多
越
布
,
生
子
是
珠
儿
。
玳
瑁
装
眉
掠
,
槟
榔
代
口
脂
。
蛮
中
妖
艳
质
,
半
在
海
洋
湄
。
人物
地域风情
赞美
民谣
译文
雷神的女儿们穿着细葛布做成的衣服,家家户户都买葛丝(可能是指制作衣服的原材料)。
送给丈夫的礼物多是越地的布匹,生下的孩子如珠儿般可爱。
她们用玳瑁装饰眉毛,用槟榔代替口脂(可能是指化妆品)。
这些来自南方的妖艳女子,她们的美丽和魅力,有一半在海洋之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雷州半岛上女性的生活风貌与习俗,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首先,“雷女工絺绤,家家买葛丝。”这两句开篇点题,描述了雷州女子擅长纺织,家家户户都购买葛丝织物,展现出了当地纺织业的繁荣景象。接着,“赠夫多越布,生子是珠儿。”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雷州女子的婚姻观念和生育习俗。她们常以越布作为礼物赠予丈夫,寓意着对家庭的贡献和对丈夫的爱意;同时,生子时会取名“珠儿”,寄托了对后代的美好期望和祝福。随后,“玳瑁装眉掠,槟榔代口脂。”这两句描绘了雷州女子的妆容打扮,使用玳瑁装饰眉毛,以槟榔代替口脂,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最后,“蛮中妖艳质,半在海洋湄。”这两句总结了雷州女子的美丽特质,她们的美貌和风情一半源自于海洋边的自然环境,另一半则源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使得雷州女子不仅外貌迷人,更具有内在的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雷州女子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扬州民为杜亚诵(其一)
唐·佚名
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寄邵旸叔发运
宋·李之仪
德门平昔仰高阳,自是芝兰根本香。未许藩篱承妙晤,聊因文字借馀光。舣舟月下逢桓守,盘马楼前见庾郎。冬杪相期定如约,为君云影认鸾凰。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