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日
送
雁
一
声
辞
涨
海
,
飞
向
雁
门
归
。
是
日
春
盘
会
,
因
君
启
竹
扉
。
相
看
人
渐
远
,
相
忆
字
应
稀
。
南
国
如
今
日
,
谁
言
塞
上
非
。
边塞
离别
写鸟
春季节气
怀乡思亲
怀友送别
送别
译文
一声告别了广阔的海洋,向着雁门的方向飞翔归来。
今日是春盘盛会的日子,因为你我打开了竹门。
互相看着的人渐行渐远,相忆的字迹应该也变得稀少。
南国如今已是如此美好的日子,谁说塞上就不能够有美好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立春之日,诗人送别飞向雁门的鸿雁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一声辞涨海,飞向雁门归”,开篇即以鸿雁离别大海,飞往雁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鸿雁的飞行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辞涨海”则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大海作为背景,增加了画面的辽阔感。接着,“是日春盘会,因君启竹扉”,点明了送别的时令和地点。立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春盘会”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意味着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开启竹扉,迎接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相看人渐远,相忆字应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虽然人已远去,但心中的思念却日益加深。随着距离的拉长,书信往来可能逐渐减少,但那份深情厚谊却如同春日里的绿意,愈发浓烈。最后,“南国如今日,谁言塞上非”,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南方的繁华与北方的边塞进行对比,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都是一样的。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诗意的美感。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明·梁有誉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怜君素负出.....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
再次真定城别陈秉中时自京西还
明·高叔嗣
经途雨雪涉冬春,仓卒重过奈此身。客舍留人酒瓮熟,官桥系马柳枝新。河山半折北来路,烽火全惊西望尘。别去定知头白尽,边隅谁念一征轮。
送李侍御还朝
明·黄维贵
骢马翩翩不可留,绣衣归去侍宸旒。天边日月光仍近,炎海风霜凛未收。汉殿槛高攀欲折,大东轴尽涕堪流。极知无限澄清意,伫为苍生一借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