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文
昌
阁
二
首
(
其
二
)
沧
瀛
远
近
掌
中
收
,
那
羡
元
龙
百
尺
楼
。
暮
鼓
晨
钟
归
贝
院
,
青
霜
紫
电
景
名
流
。
挂
帆
细
雨
春
堤
外
,
驻
马
垂
杨
古
渡
头
。
万
里
长
风
能
破
浪
,
几
人
投
笔
觅
封
侯
。
写景
春景
抒情
励志
山水
雄心壮志
旅行或漫游
怀古和颂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文昌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首句“沧瀛远近掌中收”以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海洋尽收眼底,喻示视野之宽广,胸怀之博大。接着“那羡元龙百尺楼”,对比高楼大厦,诗人更欣赏自然的辽阔与自由。“暮鼓晨钟归贝院,青霜紫电景名流”两句,通过“暮鼓晨钟”的日常生活景象和“贝院”的佛教文化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精神的寄托。而“青霜紫电”则以自然景观象征文人的才华与风采,表达了对名流才子的敬仰。“挂帆细雨春堤外,驻马垂杨古渡头”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的静美画面,帆船在细雨中缓缓前行,马儿在垂柳掩映的古渡口停留,既展现了自然的柔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与停留。最后,“万里长风能破浪,几人投笔觅封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只有像乘风破浪的船只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