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王
校
书
山
斋
猿
鸟
无
声
昼
掩
扉
,
寒
原
隔
水
到
人
稀
。
云
晴
古
木
月
初
上
,
雪
满
空
庭
鹤
未
归
。
药
囿
地
连
山
色
近
,
樵
家
路
入
树
烟
微
。
栖
迟
惯
得
沧
浪
思
,
云
阁
还
应
梦
钓
矶
。
写景
山水
冬天的
动物
鹤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地点
山斋
译文
白天猿鸟静无声,门户紧闭人迹稀。
云散月升照古木,庭院积雪鹤未归。
药园依山色相近,砍柴小径隐入林烟。
久居此地生沧海之思,梦中还望云阁钓鱼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超脱的山居生活。开篇“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两句,写出了山中动物不见踪影,只有偶尔来访的人迹稀少,营造出一种深山孤寂的氛围。接着,“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冷清。古木参天,白雪覆地,鹤尚未归,增添了一种时间的静止感。“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药囿(即种植草药的地方)接壤于山,山色映照其间,而樵夫(伐木者)的道路曲折在树木和烟霭之中,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最后,“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心灵深处的自在超脱。这里的“沧浪”指的是水流湍急的声音,而“云阁”则是高耸入云的楼阁,“梦钓矶”则是一种仙境中的意象,诗人似乎已经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这些超凡脱俗之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孤寂生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一种逃离与超越。
刘沧
102首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